公元前251年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秦昭王五十六年(251年前),李冰主持水利建设。李冰是秦昭王和萧的蜀郡太守。在担任蜀郡长期间,他主持了岷江大型引水工程都江堰的建设。都江堰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岷江水流湍急,夏季和秋季水位急剧上升,给平原地区造成灾害。李冰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历代治水的经验,并对形势进行了巧妙的疏导。今天,他主持了四川省灌县西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三大工程组成:余醉(引水工程)、沙飞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包口(引水工程)。鱼嘴建在江心洲的顶部,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河流。内江是引水的主要渠道。沙堰、人字堤和包口控制泥沙,调节水量。外江是岷江的右航道,主要用于泄洪。它还将小嘴的水分流到沙河,为右岸的灌溉区供水。由于河岸建在卵石和砾石上,在冲积的深河床上建一个永久性的河岸并不容易,所以竹笼是用竹条编织而成的,竹条里装满了层层叠叠的巨大卵石,使河岸变得坚固。由于三大工程布局合理、设计施工周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引水、防沙、泄洪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综合作用。在适当河段的适当位置建造鱼嘴,可以在枯水期使内河有更多的分水,在洪水期使外河有更多的泄洪和排沙。在河流弯曲段的末端建有飞沙堰,利用其循环功能,可以排出大量的洪水和泥沙。包口穿过雷宇山,引导内江穿过包口,灌溉成都平原300万亩良田。通过人字堤的配合,包口可以控制内江进入成都平原,减少洪水灾害。都江堰在过去两千年的改善、保护和维护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了四川的南安河、闻婧河、洛水河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李冰成功主持了一系列消除水害、兴修水利的工程,使历代受益,为人们所称颂和怀念。自东汉以来,就有李冰治水的神话传说。
秦简·郑国渠
郑元年(246年前),秦成了。韩国正面临来自秦朝的强大压力。为了削弱秦朝,消耗其人力,韩国派遣水利工程师郭征到秦朝,劝说秦朝修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用水镜河灌溉农田。秦刚任命郭征主持今年的建设项目。运河利用中山河将水镜引至壶口,利用西北稍高的地势和东南稍低的地势,沿北山南麓向东引水。从现在开始,洛水将被注入到陕西省大理市的东南部,这里被称为郑国渠。这条运河长达300多英里,灌溉了40,000公顷土地。水镜可以使灌溉盐碱地亩产1分钟(1分钟意味着6石4桶,今天每桶相当于2升),这样关中平原就成了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