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育种处在关键时刻

科普小知识2022-07-21 15:38:37
...

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育种处在关键时刻

许志宏

■李雨,我们的记者

“如果我们陷入‘转基因安全’的争论并停止,我们将失去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这不仅会使中国的生物育种技术和市场受到他人的控制,而且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宏在最近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的转基因作物科普会议上,表达了对转基因作物研发前景的担忧。

在许志宏看来,中国转基因生物育种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农业生物育种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物种领域一度位居世界前列。转基因抗虫棉作为生物育种创新的成功范例,在国内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令许志宏深感遗憾的是,由于许多复杂因素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影响和遏制,“近年来我国作物生物育种的产业化进程开始放缓”。

从1996年到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70万公顷增加到1.815亿公顷,增幅超过100倍。然而,十多年来,除了棉花,中国还没有转基因作物的重要研究成果被批准产业化许志宏无奈地说道。

相比之下,国外的发展情况就不同了。近年来,尽管国际经济普遍下滑,但许多国家的农业发展迅速。例如,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不到2%,而农业收入净增长20%。

许志宏还透露,目前全球通用汽车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和产品都被五大跨国公司垄断。例如,孟山都公司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整合、企业并购、资本渗透等手段,大力发展商品作物育种体系,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和生物产业。“孟山都公司在生物育种方面的年度投资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0亿美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135亿美元。”

此外,生物技术也成为许多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点。

许志宏表示,巴西*在2003年才开始推动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但到2011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3030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9%,居世界第二位。"目前,阿根廷和印度也领先于中国."

相比之下,许志宏认为,确保中国长期农产品稳定供应的形势依然严峻。“外国公司一直依赖技术和经济优势,试图占领和控制中国的农作物和种子市场。中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达到了21.1%

近年来,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5838万吨,2013-2014年达到7034万吨,2014-2015年达到7700万吨。如果按照美国大豆平均产量计算,它相当于4亿亩耕地的产量。根据中国的产量,它相当于6亿亩耕地。与此同时,转基因玉米的进口也在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150万吨和2011年的175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40万吨。考虑到我国饲料和加工需求的短缺,预计未来将大幅增长。

值得庆幸的是,对中国来说,迎头赶上可能还不算太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近30年的不断努力,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的发现、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以及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要我们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推进产业化发展,就一定能够与国外公司竞争,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引领中国种业创新和科研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像当年抗虫棉的发展一样。”许志宏说道。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6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