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PM2.5该起怎样的中文名
在过去的两年里,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尤其是那些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造成了严重的烟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当谈到这种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和控制它时,人们发现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名称——有人称之为“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有人称之为“细颗粒物”,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用“PM2.5”来表示。
" PM2.5是一个字母单词,在社交中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中文名字."国家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说。最近,国家科学技术命名委员会召集了环境保护、气象、医学和语言方面的专家讨论PM2.5中文名称的标准化问题
PM2.5的起源
为了命名PM2.5,有必要知道它的原因和影响。
据国家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大气科学术语审定委员会主任王存忠介绍,1971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对大气中的六种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其中包括悬浮在大气中的粒径为25微米至45微米的颗粒物。英语拼写是微粒物质,缩写为PM。后来的医学研究证明,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是一组粒径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吸附污染物能力较强的颗粒
197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修订了原标准中的颗粒粒径,提出了“可吸入颗粒”的概念,即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被记录为PM10。
后来,气溶胶化学和医学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可吸入颗粒,颗粒大小不同,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深度也不同——较大的颗粒大多堵塞在上呼吸道,而较小的颗粒可进入支气管甚至肺泡。因此,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分为两类,限值为2.5微米——一类是粒径为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第二种是粒径≤2.5微米的“细颗粒”,记录为PM2.5
“以前,PM2.5主要出现在专业研究领域,中国公众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在最近几年,烟雾才频繁出现。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标准,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PM2.5已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并迅速广泛传播。”王存忠说道。
直接调用PM2.5是不合适的。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红波调查了2011年和2012年的PM使用情况,发现就媒体而言,高达98%的媒体直接使用PM2.5,大多为一次性使用,很少评论。极少量的介质由“细颗粒物”和“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表示。
气象科学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称为“气溶胶”,粒子大小在1/1000到1/100微米之间。王存忠认为,由于PM2.5是气溶胶的一部分,其粒子谱也是气溶胶粒子谱的一部分,PM2.5的命名原则似乎是“种+种差”,是不恰当的。“使用一个精确的标度值作为定义名称来成为代表该标度以下所有粒子的通用名称是不科学的。此外,PM2.5是一个基于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深度的概念,但无论我们是否呼吸,空气中的气溶胶都是客观存在的,呼吸系统不是气溶胶危害人体健康的唯一途径。”
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回忆了2003年肆虐中国的非典疫情。“中国人发现的传染病叫做——非典,一个外国名字。当然,媒体都用非典,老百姓也理解非典,但是作为中国人,为什么我们发现的疾病都用外国名字呢?我们曾经强烈要求肺炎,最后每个人都称之为非典。我仍然希望这次能有一个PM2.5的中文名字。”
我如何得到我的中文名字
根据我国科技术语命名的一般原则,PM2.5的中文命名应根据名称应反映的事物本质特征的要求,充分考虑现有的分类名称及其气溶胶来源,还应考虑当前主要文献和公众的可接受性。
中国词典学会顾问周明建议,“浮尘”可作为PM2.5的学名,可分为“粗浮尘”和“细浮尘”,边界为2.5微米。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何克斌教授认为科技术语的科学含义应该首先考虑。“PM2.5指粒径≤2.5微米的颗粒。它的本质是粒子,所以应该用粒子系统来命名。”
贺克斌的观点得到了业内许多专家的认可。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敏也同意将该系统命名为颗粒物。“PM2.5是一个环境监测参数,既有初级科学意义,也有次级科学意义,次级科学意义占主导地位。”“灰尘”无法掩盖其次要的科学意义,已经被用于许多领域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吴院士出于科学性、推广性和应用性的考虑,倾向于将PM2.5命名为“有害悬浮颗粒物”或“有害细颗粒物”。“较大的颗粒称为大悬浮颗粒,1.0微米称为有害的超细颗粒。简而言之,应该描述PM2.5的特性和科学本质。”
目前还不能就PM2.5的具体名称达成一致。刘青表示,科学技术术语的定义非常困难,国家科学技术命名委员会将进一步征求各界专家以及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争取让PM2.5尽快有一个大多数人都满意的中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