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副教授论文一稿三发 作者署名不一

科普小知识2022-07-22 15:36:06
...

姚的真实生活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卢

最近,有读者反映,《数学教育杂志》、《天津城市建设大学学报》和《中国建设教育》这三种期刊尚未发表题为《卓越计划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的论文。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有独立署名的“陈”,另外两篇文章则在“陈”之后增加了第二作者“顾沛”。

一稿三份,涉嫌学术违规;相同的内容和不同作者的签名更容易引起争议。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合著者陈于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统计与概率专业,现为天津城市建设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第二位作者顾沛,曾两次出现,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南开大学。从那以后,他一直留在大学教书,并一直在陈的大学任教。

陈告诉记者,由于做了这个项目,他多次采访了他的老师顾沛,顾沛参与了创作,为他提供了一些想法和参考意见。顾沛还承认,该报的部分内容曾与陈沟通过,"但他没有看到全文。"

《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10月22日收到该系陈和顾沛的署名论文。六天后,陈任教的大学的学报也收到了这篇文章,但只有“陈”署名。

事实上,“一稿多投”早已被教育署视为学术上的不规范行为。《天津城市建设大学学报》官方网站也明确表示:“提交稿件不要超过一份”,“如果稿件最终评审后未能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本报不会拒绝稿件”。

2014年4月和6月,同样的论文在《数学教育杂志》和《天津城市建设大学学报》上发表,它们的接收日期之间只有6天。论文第一页指出,本文是天津市教委2012年教育改革重点项目之一。

文件是一样的。为什么签名不同?在一次采访中,顾沛认为这可能与他在学术界的声誉有关。《数学教育杂志》是一本比较好的杂志。它经常给它投稿。编辑部通常会看到顾沛的名字,这样更容易发表。因此,他(陈·)为《数学教育杂志》署名是好的。"

陈说,因为他引用了顾沛的观点和发表文章的内容,所以他“主动签字”。他说他事先并不知道与顾沛的会面,并对此表示遗憾。

对此,浙江大学媒体与国际文化学院从事版权研究的副教授吴云(音译)告诉记者,同一篇论文的不同作者被分布在许多地方,这是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在没有事先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将被采访者(包括引用文章的作者)的名字作为第二作者放在他的签名中是非法的,“这是对另一方作者权利的侵犯。”

2015年6月8日,该论文在发表一年多后再次被《中国建筑教育》杂志接收。同年10月,该文第三次发表,署名为陈、顾沛。顾沛也说他对此一无所知。

在文章的最后,注明了“2013-2014年中国建筑教育协会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字样。陈说,《中国建设教育》是内部刊物。他的文章被天津城市建设大学教务处选中,并被送至本刊获奖。"这本杂志的所有文章都已发表。"

然而,该杂志的组织者中国建筑教育协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不同的意见。工作人员表示,该刊物不会主动接收或发表已发表的论文。同时,尽管对科学研究项目有奖励,但范围仅限于协会自己的项目。“他们既不是我们单位的。此外,由于我们的出版物没有国内序列号,在我们的出版物中评论作者的标题是没有用的。”

同一篇论文既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一项获奖成果。吴昀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有更多票数的手稿”。一份获得更多票数的手稿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无论任何形式的成就,都不能以更多的票数提交手稿。

顾沛还说,如果文章没有在后面转载,“如果有一个以上的草案,一定有问题”。他说“完全有可能拒绝”陈彤在《中国建筑教育》上写的论文。

陈在接受采访时也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他坦率地承认,当项目完成时,他担心自己无法发送论文来推迟进度,所以他投了另一票。“我以前真的没有这种经历,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北京,8月18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