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学家变身科普大V,“科技袁人”不惑之年走红B站
经过两年的小学和初中课程,他于14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并于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技大学的副研究员袁兰峰在他40多岁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插曲。从今年开始,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科技人袁”。
袁兰峰
“科技任原”是一个在线视频科普节目。自2018年诞生以来,整个网络的广播量已经超过1.5亿,成为中国互联网上1%的热门科普内容。
从科学家到科普大学v,这种“网络红”是如何炼成的?
少儿班外的年轻大学生
虽然袁兰峰14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但他并不是儿童班的成员。他总是想澄清这个误解。初级班是一个系,与他的化学物理系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属于“初级班以外的初级学院学生”,科大有很多这样的人。
1997年,袁兰峰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他登录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瀚海星云论坛,注册了自己的账号“胡不归”——“回到,回到吴农村”。爱好古典文学的袁蓝凤,网名来源于陶渊明的《重返Xi词》。
通过互联网做科普是一系列巧合。2015年3月,“量子隐形传态技术重大突破”的消息引发公众舆论。附图是《星际迷航》中的传送装置。科幻变成了现实?这让公众感到兴奋和困惑。
“当时,我刚刚学了一些背景知识,知道这在学术上叫做‘多*度量子隐形传态’,属于量子信息领域。记者不了解科学原理,报道也不切题。难怪读者不能理解它。怎么可能让人们看得清楚?”袁兰峰说道。
于是袁兰峰联系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剑伟量子信息研究组的同事,写了第一篇有意科普的文章,“科普量子即时传输技术,你懂的!当时,他的粉丝不到8000人,但出人意料的是转发和评论像潮水一样涌来。
这让袁兰峰感受到了科普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真正促成他的更加三维和多样化的科普形式的是来自一个名为“思想者论坛”和“视频工作室”的学术会议的火花。
“看视频”是基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所的视频团队,该团队使用视频节目让来自各行各业的资深专家和学者解读时事。《看视频》的导演朱伟希望在科技节目上有所突破,尽管这并不乐观——在他周围的人眼里,科技电影的收视率是可怕的。然而,朱伟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科技和科幻感兴趣。
2018年元旦,“科技任原”应运而生,并开始被推向各种视频平台。令朱伟惊讶的是,这3个试播节目在以动画和动画为特色的视频网站“B站”获得了好评。
“我不会对流行科学受欢迎的地方感到惊讶,因为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对此,袁兰峰非常冷静。他经常观看长篇大论和评论,并能立即看到观众的反馈。他认为这是B站最有趣的地方。在他的印象中,《科技任原》的粉丝“热情、学习型、积极”。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任原科学技术》已经制作了100多集,在网络上播放了超过1.5亿次。
袁兰峰对“科普网红”一词没有异议。在他看来,这个名字只是体外的东西,不管外界怎么称呼它,只要更多的人热爱科学,它就是好的,“这是一个开放的目标”。
2018年,袁兰峰被评为“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我很幸运能成为流行科学”
在数十亿美元的转播背后,很少有人知道“科技任原”的团队实际上只有六个人,其中两人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兼职学生。郭建健在去美国交流之前是一名兼职学生。在她的印象中,袁蓝凤对科普很热情。
”袁先生亲自填写了每期的案头复印件。他还有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和压力实际上相当大,但他总是充满好奇心和热情。”郭建健说道。
张力文是一名兼职学生,接替了郭建健的工作。他在看袁蓝峰的节目样本时,经常很紧张。因为袁兰峰非常严格,他可以纠正字幕中的任何小错误,甚至是半角符号。
“事实上,不应该允许袁先生改正错误,所以与他的态度相比,我们感到很惭愧。”张力文说。
在极端严谨和理性的另一面,袁兰峰非常情绪化。郭建健清楚地记得,袁兰峰在纪念霍金和钟洋逝世的节目中发言时被呛得流下了眼泪。她开玩笑说,节目组最初想使用各种形式的包装,但现在有了优秀的内容和好的叙述者就足够了。
对于知识输出程序来说,总有一天话题会被“消耗掉”,但袁兰峰并不担心。一方面,由于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总会有热点和话题出现。另一方面,他周围有一群志同道合、热衷于科学普及的年轻科学家。
如何让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袁兰峰认为,最可行的办法是引导一切资源为科普聚集起来,给从事科学传播的科学家更多的实际利益,而不是嘴上说说。
“这些好处可以由*、企业或公众以改变评估制度、财政支持等形式给予。,但最重要的是原则的确立。科学家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当然是一项公益活动,但如果有反馈,在形成良性循环之前,每个人的参与热情肯定会更高。”袁兰峰说道。
在袁兰峰看来,科普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科普是科学家的工作之一,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运气。如果我对科学的终极力量没有信心,我就不会这么做。”(据新华社报道)
下一篇:张纮简介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