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三次选择,从知识青年成长为女院士
新华社南京7月25日电女院士崔的三次选择
新华社记者蒋芳
郭守敬望远镜目前是世界上直径最大、光谱覆盖范围最高的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正在领导郭守敬望远镜项目。她带领她的团队克服了12年的困难,最终意识到中国的天文望远镜正在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崔1951年出生,与*一起长大。不放弃,有意见,敢闯,这三个关键抉择的命运,让崔从知青到院士。
如果你退学了,不要退学。
在那个主要新闻通过扩音器传播的时代,崔仍然记得她一生中两次重要的“号声”:第一次是1971年恢复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第二次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研究生。“这两个机会都失去了,我的生活可能会改变。”
崔出身于*家庭,从小成绩优异。然而,在“*”期间,她的求学之路中断了,她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跟上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1969年,崔被分配到江西省建设兵团农机公司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她白天跟着主人修理拖拉机,在业余时间自学高中数学和物理,还跟着一个好朋友学习针灸。
“我当时的直觉是,我想看书。有书就好了。”崔回忆道。
1971年,崔获得大学推荐名额。然而,上学的路起初并不平坦。她的分配指标从上海的一所医学院改为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专业从计算机转到光学仪器。
崔对医学很感兴趣,但他还是选择了服从分配。“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读书的机会太难得了。有书读是好事。”崔对说道。
1977年,宣布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入学的扩音器响起。崔兴奋地骑上自行车,骑上40英里的山路,去县城申请研究生。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她致力于复习...
一年后,崔成为“*”后中国科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开启了天文光学研究的新征程。
学会满足实际需求
大学毕业后,崔被分配到南昌一家大型飞机制造厂工作。然而,为了专业匹配,她决定去江西光学仪器厂工作。
当她从南昌乘火车和公共汽车,步行几英里到仪器厂时,工厂的组织*问她,“你为什么要到山上来?我们甚至想不起来!”
仪器厂没有给她分配任何技术岗位,而是让她在光学车间当工人。“沟就是沟,工人就是工人,只要他能运用他所学的知识。”崔咬紧牙关,锲而不舍。
在一个偏远的军工厂,崔想尽一切办法“找点事做,不用担心”:手工打磨镜片不仅累人,还会在手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设计了一个手持夹具来夹住镜片进行研磨。看到用手粘镜片漆的原始方法,她设计了漆机。看到没有使用高速抛光机,她自愿测试高速抛光过程...
崔对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的出发点是做事。学会使用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她说。
抛弃“小家庭”和“每个人”
1993年,崔受聘于德国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项目。一天,她收到导师苏院士的来信。
在信中,苏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大规模光谱巡天的战略构想,以及建立大视场、大口径光谱巡天望远镜的设想。由于技术难度很大,项目组希望崔能参加。
“参加‘大天空区域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项目就是参加‘敢死队’,而你是‘敢死队’的队长。”苏召见崔。
得知这一消息后,欧洲南方天文台收留了她。一家大型德国公司也邀请她去工作,并承诺两年后送她回中国工作...崔拒绝了所有的邀请,并于1994年初毅然返回中国。
在中国,崔在的一个三口之家挤到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套房里,她的月工资也降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面对这一差距,崔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时说:“我很高兴能回家。这台望远镜将使中国为世界做出贡献。”
然而,科学研究背后的艰辛对局外人来说是不够的。在发展的最困难时期,一些人退出,而另一些人给它泼冷水。崔不仅要充当稳定军队士气的“过滤器”,还要充当鼓舞士气的“推进器”。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引导每个人去解决许多世界级的技术问题,如主动光学、拼接反射镜、光纤定位等,以便中国科学家能够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望远镜。
繁重的工作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高血压,但她仍然整夜忙碌,并经常向同事介绍“经验”:她太困了,无法喝咖啡、睡觉和吃安定。
这么多年的辛苦工作,崔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只有对儿子成长的忽视让她感到有些遗憾。当她1994年回到中国时,她10岁的儿子已经适应了德国的小学生活。回到中国后,她无法融入家庭生活,成长经历也不顺利。
“我肯定任何事情都必须全力以赴,东抓一个西抓一个一定要做好。我在家庭和事业、每个人和小家庭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崔对说道。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崔向群:“镜”观星辰 人生无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