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名人 伍连德:抗击鼠疫的民族英雄
最近,我一直闲着,也看过一些历史上的鼠疫事件,尤其是1910年的鼠疫事件,尤其是连德吴如何找到病源并采取措施,值得学习。
连德武(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广东省广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公共卫生科学家,医学博士,现代中医的先驱,中国检疫和防疫的奠基人,中国医学协会第一任主席,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组织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候选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连德吴(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
1910年11月,从哈尔滨开始,中国东北爆发了鼠疫。疫情非常严重。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50多人死亡,最多一天有183人死亡。清*任命连德吴为负责东北三省鼠疫防治的首席医官,并前往东北。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没有有效治疗的病人死亡率极高。目前有几种不同的临床形式,包括黑死病(影响淋巴结)、肺鼠疫(影响肺组织)和脓毒性鼠疫(通过血液引起感染)。
当时,情况更加复杂,疫情严重。日本和俄罗斯也派军队去抢劫防疫权,并利用它攫取利益。更可怕的是,鼠疫流行不同于过去世界医学界所知的腺鼠疫。这是一种新型的瘟疫,可以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许多医学专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连德吴没有避重就轻,深入疫区调查研究,循着流行路线,逐渐发现了鼠疫的特点。他将鼠疫命名为“肺鼠疫”,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病人的尸体,建立医院接收病人。为了防止飞沫的扩散,他还发明了一种双层纱布袋口罩(有两层纱布和一块脱脂棉)被广泛佩戴。这些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在短短三个多月内扑灭了传染性极强的肺鼠疫。
连德吴解决东北鼠疫疫情的壮举,帮助中国恢复了对港口检疫的主权,并率先在中国建立了防疫和医疗体系。我们今天仍在研究他的许多防疫方法和思想路线。由于在预防和控制肺鼠疫以及发现旱獭在鼠疫传播中的作用方面的杰出成就,连德武还被提名为193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候选人,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