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智库力量

科普小知识2022-07-23 22:56:58
...

■本报记者冯

目前,气候变化、能源、水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悬在世界各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国情可能不同,但全球技术是普遍的。面对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突出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智库的力量?6月10日上午,这一问题成为出席第17届中国科学院国际院士大会的中外院士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各国负有类似的责任

“当面临全球共存的挑战性问题时,除非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否则很难摆脱它们。从这个层面上讲,充分发挥科学智库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谈到科学在决策中的作用,瑞士科学院院长蒂埃里·库沃西耶说。

在他看来,科学家可以通过与公众的对话来倾听不同的声音,并画出“科学路线图”,这样未来的发展就可以透过云层看到未来,确定发展方向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现在,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京西宾馆一楼的礼堂门口,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卞氏告诉《中国科学报》。

尽管今年已经77岁了,还患有一些小病和小痛,冯·石干仍在中国海洋发展的前沿工作。“目前,我国只是一个海洋大国,还远远不是一个海洋大国。无论是大陆资源的枯竭、淡水环境的污染,还是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的任何一个方面,海洋发展都是供不应求的!”他说。

虽然科学研究体系不同,但一些国家科学院是实体科学研究机构,如中国和俄罗斯,而另一些是自组织的学术团体,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但科学家有着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共同愿望。

“虽然中国科学家不需要像外国科学家那样通过与公众沟通来做出科学决策,但这并不妨碍院士们与公众沟通的意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尹鸿福告诉《中国科学》杂志,像他这样的许多院士每年都去大学和中小学与学生交流,并免费举办科普讲座。

关于前进道路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许多科学建议并不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或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2009年4月22日在科学史上被称为“悲伤的一天”。这一天,六名意大利地震专家和一名前*官员分别因“过失杀人”被当地法院判处六年监禁。

由于目前的科技水平仍无法预测地震,这一判断立即引发了国际科学界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这是一个复杂的案例,涉及科学家的定位以及科学家如何向社会提供建议。”皇家学会高级政策顾问拉佩拉·扎曼说。

Rapela认为,科学建议应基于观察实验和理性辩论,反映科学家的共识,并应接受积极的同行审查。否则,如果没有达成共识,或者结果只是暂时的或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性也应反映在建议中。

与此同时,她说,当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还不准确时,比如地震预测和疾病治疗,法律应该保护科学家,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否则,科学家将会谨慎和沉默,这将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根据欧洲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迪尔的说法,这些建议如果要奏效,也必须是及时的。“‘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的建议通常是无用的。有时候做研究需要很多时间,但是时机不对,没有找到合适的“窗口期”。这项提议的效果不仅会大大降低,而且会适得其反。”

此外,在交流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告诉记者,科学建议还应注意公平和正义等多重因素。专家认为,科学建议应该与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影响区分开来。与此同时,在一些有争议的领域,相关利益攸关方应参与进来,并应与公众举行更多的辩论,以避免单极思维和更好的风险评估。

责任在肩膀上比在言语上更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蓬勃发展。

“现在,这个国家给研究人员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提供建议。研究人员都认为‘说话者是无辜的’,可以*说话。”冯对说道。然而,在他看来,关键是“不要光说不练”。

科学家的责任包括以严谨的态度提出独立客观的科学观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公共知识的普及印度科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汉·拉尔认为,科学家的责任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他说,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城市化、环境污染、人口增长、食品问题和健康问题。科学家是提高公众对科学创新的认识和加强南南和南北对话的重要群体。

在克里斯蒂安娜·迪尔看来,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要求科学家与*合作,科学家与公众沟通。“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和建议,了解社会发展并获得进一步的成长。与此同时,这些行动也能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同时,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也依赖于与科学家的及时交流。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科学院应该承担同样的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中国科学新闻(2014-06-11,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