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学术前沿】我国沿海产业转向东盟的隐忧及对策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09:11:15
...

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缩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缩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国家先后建立了10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包括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滨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甘肃白兰经济区、江西赣南、四川广安、宁夏银川-石嘴山等。商务部等部门确定了3批“加工贸易渐进转移重点承接地”,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显然,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各级*的支持和引导下,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沿海产业正在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2)。然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劳动力成本、关税削减和对外投资政策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综合成本优势,导致近年来中国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加快。显然,东盟国家与中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已经形成了直接的竞争态势。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一些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张墨楠,2009;董晓军,2013,2014),但这必将对中国“先沿海,后内陆”和“沿海带动内陆”的梯度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最终影响中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东盟沿海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特别是自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为5.87亿美元,2010年的增长势头为143.5亿美元。到2012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进一步增加到282.38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两倍。从流量来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达到24.84亿美元,比2007年的9.68亿美元增长156.6%。受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速放缓,较2008年增长8.6%。然而,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在2010年迅速增长,比2009年增长了63.25%。2012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总量略有增加(3.31%),对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老挝的直接投资流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244.83%、129.87%、109.23%、107.98%、84.69%和76.39%。图1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的变化。值得指出的是,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到2010年,中国已成为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最大投资者,其在其他东盟国家的投资地位也在上升。中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不仅沿海地区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而且一些过去几年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包括台资企业)也再次转移到东盟国家。根据亚洲鞋类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有40多家中国制鞋企业搬到了柬埔寨,其中许多是从东莞搬来的台资企业。2013年,三星银河在越南投资20亿美元,将手机制造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以获得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甚至一度选择绕过东南亚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也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100亿美元建造生产工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对东盟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同期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240亿美元,增长不到8%。显然,外国资本也在迅速流向东盟国家。如果包括外资在内的中国沿海产业继续快速向东盟转移,必将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二)加快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的原因

中国沿海产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东盟国家,主要是由于综合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东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品销往欧美主要市场的运输成本较低。东盟位于海上运输的十字路口。除老挝外,所有九个东盟国家都濒临海洋,海上交通十分便利。从东盟到北美的航运成本与中国东南沿海大致相当,而到欧洲的航运成本则明显低于中国沿海。然而,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东盟国家的航运成本都明显低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向欧洲出口产品为例。目前,从深圳到意大利热那亚运输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约为1800美元(11196元人民币)。如果你从郴州开始,郴州位于中部地区,毗邻广东(郴州属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示范区”),从郴州到珠江三角洲河口的陆路运费将增加约6500元,增幅为58%,在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甚至更高。显然,高运输成本是阻碍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东盟国家较低的航运成本使其形成了相对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

(2)东盟人口密度大,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低。东盟10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6.01亿(2010年数据)。根据日本贸易促进局(Jetro)2012年6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进行产业转移的东盟国家的代表性城市,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基本工资是马尼拉(325美元)、曼谷(286美元)、雅加达(209美元)、宿务(195美元)、万象(118美元)、河内(111美元)、金边(82美元)和仰光(68美元)。同期,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和沈阳的数字分别为439美元、352美元、317美元、333美元和299美元。显然,东盟大部分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我国沿海地区,甚至明显低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它对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地区更具吸引力。

(3)东盟地区关税大幅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下降。自东盟国家推动贸易*化以来,拥有6亿人口的市场已经整合。数据显示,目前,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文莱这六个东盟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取消了99.65%的商品进口关税,而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这四个欠发达国家,已经将98.86%的商品进口关税降至5%以下。根据东盟*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中国沿海企业如果向东盟国家转移,并且其投资和生产的产品的当地含量达到40%以上,就可以享受更广泛的优惠关税。不仅如此,东盟还可以利用与日本、韩国、印度、欧盟等国签署的*贸易协定,将其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从而创造巨大的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张效应。也就是说,在欧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背景下,向东盟转移沿海产业不仅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也有利于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4)东盟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投资政策,增加了对中国沿海产业的吸引力。越南*在《新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投资政策。在此基础上,越南广宁省等地也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和规模,通过协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和降低地租,为外国投资者在当地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08年11月以来,菲律宾*规定,在该国投资和雇用10名以上菲律宾工人的外国人可以获得永久签证。外国企业在菲律宾经济园区投资落户,不仅可以享受所得税和关税优惠政策,还可以享受经济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和“全天候服务”。此外,菲律宾还建立了九个领域来鼓励外国投资,包括半导体和电子产品、服装和纺织品以及其他优惠措施。泰国自2010年6月1日起发布了一项新的投资政策,规定外国资本在泰国设立公司总部时,可在1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这些措施对中国沿海企业非常有吸引力。

(三)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给中西部地区带来隐忧

东盟与中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如果大量沿海产业转移到东盟,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必然会大规模减少,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受到抑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我国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保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些低技术、高污染、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长期存在在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然很大。与东部地区依靠繁荣的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和县域经济带动大量就业的发展模式相比,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农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明显不足,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保持这些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也有利于解决中西部地区的就业问题。相反,沿海产业向东盟国家的大规模转移也意味着大量就业机会的丧失。

中西部地区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减少了。长期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主要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间接参与国际分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拓宽内地企业的国际视野,还可以带动沿海地区的全球产业链向内地延伸,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同时,企业向当地产业链的转移也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强化专业分工网络,促进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跳跃。如果沿海产业大规模向东盟国家转移,中西部地区分散的产业链将失去与国际分工体系对接的重要机会,中西部地区孤立的地方产业将难以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分工。此外,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高于一些东盟国家,如果沿海地区的产业链大规模转移到东盟,不仅会加剧沿海地区产业“空心化”的风险,甚至会带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尤其是从事支撑环节的产业)向外转移,对中国的产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减弱。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而许多中西部地区刚刚进入工业化的中期甚至早期。产业转移伴随着直接技术转移,能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企业加快技术追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产品、渠道和品牌竞争力。事实上,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例如,从2012年安徽省利用外资项目中1亿元以上项目的产业分布可以看出,制造业占当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5283.2亿元的57.9%。数据显示,制造业是当前产业转移的主体。如果中国沿海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东盟国家,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将会减弱。

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进程放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设计采取“先沿海后内陆”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示范效应和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当前要素成本上升、环境承载力下降、沿海地区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的背景下,引导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是实现中国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契机。如果沿海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东盟国家,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进程将会放缓,这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但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地区发展差距。

(四)新时期沿海产业转移战略

面对沿海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加快的趋势,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引导沿海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应对东盟区位优势。为了有效降低跨区域运输成本,中西部地区应加强现代物流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一是加快区域基础交通网络和跨区域交通干线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网络和沿海港口建设合作,支持西部大通道开放,提升跨区域运输能力;二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通关”建设,疏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中西部陆路口岸建设,降低进出口商品港口物流成本。第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四是进一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生产生活设施,促进生产与城市一体化,提高产业转移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吸纳就业功能。

(2)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产业转移集群化承接,应对东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基础和支撑能力普遍高于东盟国家。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这一比较优势,通过集群承接产业转移,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合作扩大和加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引进大项目和企业带动产业链转移,从而引导中小企业和附属机构向“集团”转移。第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详细列出支持产业的“名单”,有针对性地引入缺失链、强化弱链、提升关键链。三是处理承接产业转移与提升自身产业体系的关系,实施以地方优势产业为核心的差异化承接,利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延伸地方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四,通过城市空间的整合,园区之间将形成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联系。有利于形成明显集聚效应的产业承接园区在重点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配套项目安排中给予重点支持。第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率,把价格低廉的简单劳动力转变为价格适中的技能型劳动力和技能型劳动力,与区域产业链升级相匹配。

(3)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提高内部开放水平,应对东盟市场一体化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大国。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可以为失去比较优势的沿海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不仅要坚持对外开放,还要全面提高对内开放水平。一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区间投资和贸易壁垒,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要降低民间资本参与的壁垒和壁垒,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律合规参与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三,要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区域合作,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沿海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把阻力转化为动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4)深化*机制改革,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应对东盟投资政策的优势。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批评之一是,地方*在吸引投资时,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竞相争取优惠政策和恶性竞争。然而,当企业落户后,政策承诺没有兑现,*服务跟不上,甚至乱收费,增加了企业的隐性经营成本。要扭转这一局面,中西部地区应转变观念和观念,从强调优惠政策转向强调制度和机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创新服务模式,实施网上审批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度等。完善“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加强*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树立诚信形象,提高*公信力。三是要建立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长效机制,推进财务管理*改革,解决收费、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挂钩问题,实行企业收费公示制度、企业准入制度等。,减少*部门对企业微观事务的干预,降低企业的隐性经营成本。

声明:文章及其附图是从互联网上收集和编辑的。大科普网站和与大科普网站相关的任何单位对文章的观点和准确性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