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动力。画
1月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25次双周协商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也是2015年第一次双周协商论坛。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就国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
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无论从当前的国际形势还是对我国当前科技发展的分析来看,建设国家实验室都是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它。在新的一年里,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个双周磋商论坛上,既重要又及时。”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美香一直关注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在去年的NPC和CPPCC会议上,他和其他几个CPPCC成员提交了一些关于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建议,这些建议引起了CPPCC的注意,并最终成为两周一次的磋商论坛的主题。
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介绍,中国目前的基础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和研究型大学,有2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各类机构为主要代表。然而,现有的研发结构仍然缺乏在更高层次上组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也缺乏通过合作创新解决战略性和瓶颈性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有效弥补以往“小而散”研发体系的结构性缺陷,破解资源分散的痼疾,实现创新要素和集聚效应的最大化,激活和提升我国重大战略领域的原创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跟踪模仿多,创新少,科研队伍大而不强,水平低,科研项目重复程度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当前的科技发展缺乏明显的指导。“这就像缺少旗舰舰队一样。其前进方向不明,兵力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合作战体系。”但是,只有尽快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在国家战略需要的一些领域打造一批科研旗舰,才能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
据报道,国家实验室的试点工作始于十多年前。2000年,科技部在几个实力雄厚、学科相近、学科相对集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批准成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并开始试点建设。2003年,科技部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批准建设北京凝聚态物理、合肥微尺度材料科学、武汉光电、清华信息科技、北京分子科学五个国家实验室。
成员们一致认为,在过去10年里,试点国家实验室在成就、人才和机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如量子通信、高温超导、纳米材料、石墨烯等前沿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关注。但是,如何正式接受和确认这些正在筹备中的国家实验室试点,如何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好“顶天立地”的工作
国家实验室何时被接受,将如何定位?这是与会成员和专家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科技部只对试点项目中的一个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专家验收,推迟了2003年在试点项目中建设的第一批其他五个国家实验室的验收,并没有提及2006年提出的第二批10个国家实验室的计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专程从大连赶来参加会议,对此他心中有许多疑问:“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家实验室的建设现在正处于反思和整理阶段。国家实验室的方向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如何解决运行模式和制度机制的问题?实验室不仅要建成,而且要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如相声所说,第一只靴子已经掉了半天了。第二只靴子什么时候会掉下来?如果国家实验室的建设继续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科技创新,还会影响国家的信誉。”
“国家实验室应该有自己的重点,不应该重复。应在影响国家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的大范围内建立国家实验室,从而鼓励国家实验室为国家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找到出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华石说,国家实验室的建立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形成统一的平台。"如果分开分散进行,那就不是气候."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最高水平的创新基地,其工作应该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天高,就是瞄准国家前沿,产生国际一流的原创成果。网站,即面向国家的主要需求,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完成研究任务,打通科技创新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鸿钧认为,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的*基础科学中心,应该有一个中心和次中心框架,形成集群网络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一些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应该向全世界和全国开放,形成一个共享机制,把基础研究的科学仪器和小平台结合起来高鸿钧说,例如,国家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应该考虑建立一个中心和几个分中心,以打破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壁垒。
完善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机制,解决部分国家实验室建设“后顾之忧”。
在2014年NPC和CPPCC会议上,王美香在《关于全面深化国家实验室建设改革,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水平的建议》中指出,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不明确,国家实验室与其支持机构的关系不明确,财政支持机制不完善,财政支持不足等。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次座谈会上,王美香再次抛出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国家实验室在建成后饱受“担心建设”之苦。"
对此,多数委员建议,**应完善稳定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稳定支持国家实验室,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对于以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或以重大科学装置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国家实验室,应明确**为主要投入主体。对于聚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国家实验室,还应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支持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以*财政为主体、地方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稳定支持新格局。
如何引进和管理国家实验室的人才也是与会成员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国际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认为,可以借鉴世界上常用的运动员选拔机制,让国家科研团队根据科研发展的需要,直接从地方团队和企业团队中选拔优秀的科研人员,确保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已经在奥运会上赢得了许多金牌。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专注于科学金牌并取得一些成就。”饶何姿说。
“我们现在都是小山脉,不会形成高原,所以科学成就不会足够强大,也不会有足够的展示。如果我们有一个国家实验室,我们可以把国家的科学技术提高到青藏高原的水平,珠穆朗玛峰将在那一天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说。(原题:如何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就这一问题举行了为期两周的协商论坛——努力创造一个科学技术的高峰和高峰(协商方式)
下一篇:首列“永磁高铁”试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