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科教融合:四代人,四十年的蝴蝶效应
[编者按]
2018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大学)迎来了40岁生日。四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坚定了我们对科教结合模式的信念。
在这里,我们讲述了国家科技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学院四代研究员的故事。他们是教师和学生,传承着科教融合和教学的血液。他们是同事,分享着科教融合的成果和一棵树、一百个成就。它们是样本,展示了国立科技大学科教一体化的运行轨迹和内在机制。
"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可能会更好地理解国家科技大学坚持将科学和教育结合起来。
■本报记者李晨阳见习记者韩阳梅
北京怀柔的初秋比其他季节更清晰。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大学)教授张健的心情也因这个好消息而变得开朗起来。
不久前,他的第一个博士生,38岁的陈石研究员,被提升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9月17日,雁栖湖校区刚刚举行了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球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会议开幕式。午休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两位老师微笑着走向张健,感谢他对新任副所长的精心培养。
转眼间,张健已经在国立科技大学任教15年了。就像这个美丽的秋天,他也逐渐迎来了桃子和李子的收获季节。
除陈石外,张健录取的第一位研究生高翔,30岁时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史上最年轻的杰出研究员。
“十多年来,我们实验室的科学与教育一体化实践正在开花结果。”张健说道。
如果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可以追溯到两周前亚马逊雨林中的一只蝴蝶的翅膀,那么张健的丰硕成果也可以追溯到15年前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它可以追溯到40年前,当时中国科技大学的前身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同年,研究生院设立了地球科学系(以下简称地球科学系),以协调和管理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地震局在内的九个单位的地球科学研究生教学和培训。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国立科技大学的前身)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生院依托各研究所培养研究生,承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研究所负责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指导。
、刘东升、彭焕武、关、、张文友、、童迪洲、叶笃正等著名科学家都登上了研究生院的讲台。
记住过去,知道今天。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研究生院已经被重新定位和重新命名了三次(2000年,它被重新命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它被重新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但“科教融合”的基因早在它的萌芽阶段就被写入了国立科技大学的每一个细胞,并代代相传,从未被抹去。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科教一体化”的根系必将绽放出更灿烂的花朵。
科学与教育一体化1.0:开放边界和扩大领土
《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张健谦逊而幽默。他把自己比作连接两座驼峰之间的过去和未来的骆驼鞍。他继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史耀林的衣钵,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1988年,史耀林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他的家人回到了祖国,并在地理研究生院担任副教授。
当时,在地质系的教师中,有一代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领军院士刘东生,他提出了黄土的“新风论”,使中国黄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自然档案之一。还有比史耀林大3岁的刘嘉琦,他深入野外,调查了中国14个省新生代火山分布的地质地貌特征。4岁的陈云泰来自大石峪岭,他主持了装有中国第一台宽带数字地震仪的近源强震观测。
史耀林在中国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受实验室和资金条件的限制,这项新工作举步维艰。然而,他的“地球动力学”课程才教授了一个学期,并且被评为研究生院的优秀课程。他选择了当时在美国出版的更先进的教材,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和写报告,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更多的原版英文材料和期刊,使他们的学习永远紧跟国际前沿。
次年,史耀林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第一笔资助。主题是“青藏高原动力学和热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在该基金的资助下,他对青藏高原的热演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藏南热壳冷幔和藏北冷壳冷幔的新观点。从这个项目开始,史耀林在中国的科研事业就迅速步入正轨。
1994年,任教五年的史耀林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995年,张健成为他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今年,只有3名博士生,一名物理学、一名化学和一名地球科学,被研究生院录取。
当时,研究生院的科教一体化系统还处于最初级的1.0版本阶段。研究生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该系教师一起授课,以完成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研究生完成基础课程后返回各自的研究所,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接受科研培训。
张健说:“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我的科学与教育融合的经验是,研究院和学校部门的老师都来给我们上课。”
史耀林是研究生院总部的教授。当时,史耀林刚刚接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万元的资助。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经费和学生都已经到位。石耀林决定在自己的项目中“养”张健。
张健的工作是研究类地行星的热演化和内部动力学。所谓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和金星,都有一个以硅酸盐岩石为主的外壳和一个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心。当时,关于地球以外的其他类地行星的数据非常少,可供他们使用的研究资源非常稀缺。即使是美国探险家也要再等九年才能登陆火星收集数据。史耀林的老师和学生只能在地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进行研究。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这个项目仍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而张健也随着这个话题迅速成长起来。作为史耀林当时唯一的弟子,张謇也充分享受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友谊。当他们忙的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加班到12点。老师的母亲一到宴会,就带着饺子去参观班级。“我和石老师会停下来一起吃饺子。之后,我们将继续工作。”张健伤感地说道。
毕业后,张健博士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了两年,师先生在那里学习。2003年,他回到师史耀林的研究小组,并被任命为地质系党总支书记。
当时,史耀林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地质系主任。有趣的是,他最近几年没有招收任何新学生,整个实验室仍然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导师商店”。在史耀林的脑海中,有一个酝酿多年的宏伟计划:建立中国第一个计算地球动力学工作站。
张謇还记得那一年的春节,他和史先生迎着寒风,从基础准备开始,一点一点地建设一个崭新的实验室。他们甚至去*音乐学院检查厕所和拍照,并向施工方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在访问时也对这些细节印象深刻。
200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实验室。2010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将该实验室纳入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系列,并于次年开放实验室。
起初只有一台机器和几个科研人员的工作站,但现在它们已经壮大起来,成为推动我国地震监测和预报研究的重要科研力量。
“没有这个实验室,土地研究所就不会有现在的样子。我们一直是国立科技大学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之一。”张健自豪地说道。
在去年完成的第四轮全国大学学科评估中,地理学院共有4个学科被评为A+,地球物理学是其中之一。
中国科学新闻(2018-10-23,第一版集锦)
阅读更多
国立科技大学3.0版的科教融合:盘活资源,全力以赴
科教融合2.0:春花秋果,展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