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恢复高考40年的历史记忆
■刘海峰
高考复试30周年似乎刚刚过去,转眼间纪念高考复试40周年的2017年又来了。
长期压抑后的解放,长期干旱后对好雨的渴望,考试复习中的紧张,高考过程中的神圣,成为第一的喜悦...所有经历过恢复高考洗礼的大学生都以新鲜的记忆回忆起1977年高考的过去,就像昨天一样。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高考和教育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这也是中国社会由混乱走向统治的转折点,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因此,它一直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话题,每10年就会形成一次讨论的高潮。在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全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出现了“集体怀旧”现象,对恢复高考的历史进行了一些回顾和反思,发表了许多纪念文章和作品。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年。
除了高考,很少有教育活动能长期吸引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也很少有历史事件能在30到40年后唤起无数的回忆和感受。因为高考与中国的每个地区和每个读者都息息相关。每年的“测试”都是相似的,人们每年都不一样。一年一度的高考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每个考试和录取季节,它也是各种媒体报道的中心。高考改革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热门话题。它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神经。每年夏天,高考都会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今年,随着上海和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一个完整的回合,它将迎来高考录取的最后时刻,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对于中国人来说,高考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然而,目前的高考制度总体上呈现出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相对少、讨论比较笼统、讨论相对不深入的特点。高考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说出最后两句话的话题,由于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人们在从不同的角度和角度讨论高考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看法。然而,对高考有很大影响的国家考试制度,不能只依靠一种热情和愤怒的声音,还需要冷静和理性,否则所做的评论可能会变得情绪化。
由于高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规模选拔考试,是一个“以岭侧为峰,以不同的距离和高度”的系统,所以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判断,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一个人所看到的可能是真实的,他所说的可能是合理的,但是也可能有盲人触摸图像和说不同的话的情况。因此,在评估高考时,全面客观是很重要的。为了合理、全面地评价高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我们应该对高考进行深入研究。
在过去的40年里,高考制度经历了许多变化。无论是考试的内容和类型,试卷的难度等。现在的高考和1977年的高考不一样。然而,高考也有其不变的方面,这主要体现在对公平的一贯坚持上。公众对高考的最大期望是发挥公平选拔人才的作用。高考的主要机制是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这不同于以往推荐等其他选拔方法。尽管高考制度发生了各种变化,但这种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机制基本上得以保留,高考成绩一直被视为录取的重要依据。独立招生、推荐面试、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招生方式在总比例中并不高。虽然这些方法将逐步推广,统一考试成绩可能会逐渐降低其绝对权重,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仍应是我国高校招生的主要依据。
高考制度是一个社会稳定器和减压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坚持高考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高考制度有其局限性和弊端,但它仍然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试。对中国来说,高考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高考离不开改革,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全国媒体迎来了40年后恢复高考的事件,将对1977年的高考进行“集体怀旧”。在高考复试4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的学校将举办一系列77级的同学会、座谈会和纪念学术会议。作为中国考试研究的重要场所,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正积极准备今年适时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联合举办“高考复试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当时意气风发的77级大学生毕业后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教育舞台上展示了他们的才华。40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现在已经退休了。然而,由于1977年高考是第13班学生的考场,77班学生的年龄差距很大,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77班的学生仍然是政治、商业和学术界的中坚力量。
今年,许多人将再次回忆起高考复试的日子,那时青春燃烧,活力充沛。但是,我们不仅要涉及对高考的个人回顾和对高考故事的叙述,更要关注对高考全景扫描和历史还原的还原,尤其是对高考改革的学术讨论,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为高考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因此,回顾NMET 4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2017年注定是中国又一个“高考年”。
(作者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7年1月24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