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探访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科学家“对阵”灾害链

科普小知识2022-07-25 11:21:48
...

探访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科学家“对阵”灾害链

中国*自治区博米县龚毅乡扎木龙沟被称为“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图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张素拍摄

新华社*林芝6月29日电:参观“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科学家“直面”灾害链

记者张素

中国*自治区博米县龚毅乡扎木龙沟被称为“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这里山地灾害种类繁多,形成了完整的山地灾害链。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米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站长陈宁生认为,扎木龙沟是一个“惯犯”,“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

“1902年,发生了一次冰川泥石流,总堆积量约为6亿立方米。龚毅滑坡灾害发生在2000年4月9日。滑坡形成了快速的泥石流运动,总堆积量约为3亿立方米。”陈宁生说,例如,2000年的灾难造成了大约8平方公里的森林破坏,影响了4000多人。

科学家指出,龚毅滑坡、堰塞湖灾害事件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山地灾害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崩塌→滑坡→泥石流(泥石流)→拦河形成堰塞湖→湖泊崩塌→洪水→河谷地形重建→河谷次生崩塌和滑坡。

以2000年的灾难为例。滑坡发生在4月9日,堰塞湖在6月8日决堤,洪水冲走了下游的农田和村庄,冲走了沿途的道路和桥梁。下游数百公里河道由“V”型变为“U”型,引发下游120公里主要河道两侧35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8日,记者带着中科院科技支撑的川藏交通走廊科研团队来到这里,看到波光粼粼的龚毅湖从西北向东南倾泻而下。随着河道变窄,水流变得更加湍急。正当记者准备弯腰拍摄时,成都山地学院的工作人员正忙着阻止和提醒他,“堆积松散。有人被冲走了!”

面对各种危险,科学家们没有放弃他们的探索。陈宁生表示,一是要分析龚毅镇扎木龙沟形成的灾害链的特征,二是要研究其形成条件和规律,三是要预测未来是否会发生此类大规模灾害,并提出对策。

他们还提出了灾害链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模拟百年一遇条件下滑坡破坏和堵江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范围,模拟堰塞湖及其溃决洪水过程及其影响范围。

此外,根据对重大山地灾害动态过程的分析,科学家建议龚毅藏布应避开沿河谷开敞铁路的规划,并建议铁路应通过一座桥梁穿过龚毅藏布。

“突出后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对沿线的道路、桥梁、村庄和其他设施有害。水也将流入雅鲁藏布江,危及下游地区。”陈宁生强调,中国科学家在这里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科学预防和控制灾害也要对下游‘一带一路’国家负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