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大学语文困境:大学生写作能力差当何解

科普小知识2022-05-28 01:22:35
...

前一段时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女生吴亦舒因为在第二季《中国诗歌会》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冠军,当时她真的很生气。她用自己的力量解释了“充满诗意、书法和谦逊”的含义。有人甚至说她“满足了所有关于古代才女的幻想”。然而,看她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到她不仅是一个古典诗歌爱好者,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她参加了2015年上海初中学生作文练习活动的首届“晨曦纸杯”,在3万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并在网络流行作品投票中获得第一名。

几天前,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工作的意见》,要求学生具备与其学习时期相适应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肯定的是,仍处于中学阶段的吴一书,已经达到了适应学习时期的能力。那么,与今天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符合这个要求吗?

糟糕写作的现实

2016年8月,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法律专业的李雨最终被黄石市人民法院立案。尽管她已经工作了半年,但她一直拒绝写司法文件。“我学的是文科,我在大学时,老师也教我们如何写作,并提供模板供我们参考,但我练习得太少了。我总觉得我写的司法文件有些拖沓,没有区分主次。”李雨说。

目前在一家烟草公司工作的韩贝贝也有类似的担忧。毕业后不久,她现在从事销售工作。平时她也喜欢看书和发微信朋友圈。然而,即使她在2016年发送了整整100个朋友圈,她也无法在年底写出1000字的工作总结。最终,她只能上网收集一些信息。以一顿饭为代价,她请一位从事写作的朋友来帮助她。

事实上,这些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没有达到与其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写作能力,许多大学生对写作也有同样的困惑。

例如,去年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记德是教育部随机审查和评估博士论文的专家,他向一篇关于数字时代摄影的博士论文的质量开枪。无论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只要看看目录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基于近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分析《拆弹部队》和《阿凡达》的代表性电影以及奥斯卡在数字时代的摄影美学倾向”。一个56个单词的标题充满了语法错误、发音错误和其他低级错误。很难相信它实际上是由一个博士生写的。

事后,陈记德叹了口气,“如果你随便堆起几万字,你就可以从一个医生变成一个医生。”这样一个“医生”的价值是什么?同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大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此?

应试教育的灾难

谈到大学生写作能力低下,教育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坦言,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取向。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应试的方式对待语文学习,包括应试作文。“中国的学习目标是高考前的高考,高考结束后,一切都将结束。”

南开大学中文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对熊丙奇的观点印象深刻。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过于模式化,语文写作也过于知识化和应试化。”周志强说语言是奇妙的,特别是语言所达到的特殊感染效果。然而,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激起学生对语言的情感,尤其是对汉语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魅力的情感,导致了汉语或写作向一些无生命知识的转化。“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我说:‘我们多大了,我们必须上大学语文课?“

在采访中,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陆晓东也表示,大学生写作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中小学写作教育跟不上。“在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对语法和单词的正确性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单词的发音应该准确,书写的笔画不应该出错,对习语的解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对写作的要求不高。”他说,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和课程中,对阅读积累和写作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以2016年NMET中文试卷为例。虽然作文占总分的40%,但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老师总是给学生发一些范文,要求他们阅读和背诵。在考试中,范文被用作参考,排比句被广泛用于开头和结尾,以显示整洁。接下来,一些已经腐烂的案例蜂拥而至:勾践的仰卧,司马迁写《史记》的屈辱……然而,所有这些文章都不会得到太低的分数。

大学语文的困境

那么,在应试教育的结果已经成为固定模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外国大学是如何做到的。

例如,在美国,几乎每个本科院校都提供写作课程。此外,这门课程是必修课,学生必须参加,不管他们的语言水平如何,也不管他们是否以英语为母语。事实上,中国也有一门类似的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大学语文。然而,我们的大学语文课似乎没有美国写作课那么受欢迎。

此前,湖北大学汉语研究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91所大学中只有34.8%参加了调查,课时逐渐减少。超过80%的老师担心大学语文的前景。

对此,熊丙奇坦率地承认,目前大学语文在许多学校是选修课,只有一部分学生选修。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大学生上大学语文课只是为了混学分,而不是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和写作技能。"这就是我们中国大学生的真实情况."熊丙奇的语气有些无奈。

在周志强看来,大学语文课是否应该成为必修课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设置这样一门课程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是因为在目前公共课程负担沉重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增加一门必修课确实是一个实际困难。

此外,在确定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应该成为必修课之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即确定课程的定位。

“许多例子告诉我们,在目前的中国大学系统中,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但教育当局和学校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到母语也需要教育。它不能根据自然环境自然生长,因此母语教育的必要性不能首先在教育理念中确立。”周志强坦言,从这个层面来看,大学语文是否是必修课并不是第一个问题。

至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缺乏重视,那是因为课程定位存在问题。它被认为是一门中国研究和文学欣赏的课程。“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将成为‘高四’语文课程,是高中语文的延伸,忽视了古典语言技能的训练,从而失去了大学语文的自主性和独特魅力,造成了教学方法上的巨大问题。”周志强说。

不可避免的改革

在我国,直到上世纪末,大学语文是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然而,从那以后,许多高校的汉语课逐渐减少了。2013年也被称为汉语课的“冬天”。那一年,中国人民大学以代表身份将语文课程从“必修”改为“选修”,大量大学语文课程被完全“边缘化”。

对此,陆晓东表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提供足够的语文课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免试机制。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他的写作能力也不同,所以应该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们达到较好的水平,可以通过这一豁免机制予以豁免。

“此外,大学语文应该更多地转化为写作课,因为写作是大学生的主要短板,写作突出了语言作为工具的作用。”陆晓东说学生应该边做边学,不断地写作。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复习,学生也可以互相复习,因为写作是一个“写-反馈-批改-反馈”的连续过程。

如果陆晓东的对策更倾向于调整课程本身,熊丙奇希望学校能够进行一些长期的制度改革。

“至少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应试教育应该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熊丙奇说,在大学层面,大学教师被要求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过程评价、过程监督和过程消除。许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当他们学习任何课程时,老师必须规定完成一定的写作作业,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并要求他们学会用写作表达。

“如果要求学生在每门课程中完成两到三篇课程论文,他们毕业时自然会轻松地写毕业论文。”熊丙奇说。

然而,还有另一个问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只重视科研而不重视教学的现象。自然,他们不会自愿采用投入大量精力来加强过程管理而没有太多物质回报的方法。“这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症结所在。”熊丙奇说,大学不重视学生的培养,所以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学习,这导致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不断下降。

在熊丙奇看来,目前大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状况早已注定。这与大学生就业难和论文中常见的抄袭现象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一样的,但它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根源在于中国的教育管理*。”他说,如果我们不真正推进高校的核心改革,我们就永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采访者的要求,本文中的一些名字是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