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四分钟领略科学之美,科技创新激发中国科普讲解热潮

科普小知识2022-07-27 16:52:50
...

新华社广州6月21日电(记者景怀桥)地下7000米的秘密,翼尖上的“洪水的力量”,天文台位置的神秘,护照上的“黑色技术”...2019年全国科学普及与解释大赛决赛将于21日在广州举行。通过四分钟的讲解,参赛者给公众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同时,他们也让科学普及生根发芽,成为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石。

在最近结束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上,展示了一系列“黑色科技”成果,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创新活力的不断释放使得作为创新基础的科学普及更加重要。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没有科学普及,全民的科学素养就没有提高。后者对于中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在弘扬科学精神和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的背景下,全国科普竞赛像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在全国各地发芽。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邱说,经过6年的发展,大赛已从几个城市发展到40多个省、市、地区和国家部门,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最终,223名选手晋级决赛,30名选手被选中进入决赛。

在21日举行的决赛中,每位参赛者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解释科学真理,为观众打开了科学的新大门:从5G到纳米材料,从黑色土地到莫高窟。基础科学和大众科学技术,以及患有头痛和脑热的夏利巴人和矮个子父母,都成为运动员的选择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的韩小乐从铁人盔甲制造的角度讲述了纳米材料背后的故事。最终,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十大科普信使”的称号。赛后,她说这次旅行的最大收获是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运动员交流,并掌握一些新的解释技巧。

作为一名大学物理老师,韩小乐发现自从他教了七年书以来,学生们对科普越来越感兴趣。“如今,科技创新的速度正在加快。学生们对最新的成就充满了好奇,但是深刻而专业的表达让他们很难真正理解。”通过教学,韩小乐也逐渐意识到科学并不无聊,“改变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科学”。

为了让学生们喜欢韩小乐的课,我们在讲座中穿插了科普内容,希望她能专门开设一门纳米材料的公共选修课。现在,比赛结束后,她计划重返校园,将公共选修课提上日程。

“这次比赛让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更有信心做好科普工作。”她说。

科技部国外情报管理司副司长李勇表示,作为2019年全国科技周的一项重大示范活动,也是中国最具权威的科普技能大赛,此次竞赛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参赛队伍和运动员之多创历史新高。

“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解释科普的志愿者队伍中,这将有助于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注入新的力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