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节给长辈送礼送什么合适
很快人们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除了早早添置自家过年要用的物品以外,也该考虑考虑届时走亲访友该准备什么礼物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春节给长辈送礼送什么合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春节给长辈送礼送什么合适
送礼就送“健康”礼
过去春节送礼,见得最多的就是烟酒,可是这些玩意贵,有些名酒一瓶就几千,叫普通工薪阶层谈何买得起呢?但到了今天,很多人的观念已经改变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物质条件好了以后,更看重的是健康。不少人为了身体,都已戒烟忌酒。
因此当今春节给长辈送礼,不妨就送“健康”礼,比如橄榄油,零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有茶,比如送普洱茶,饮之可降血脂养胃等。还有一些保健商品,如按摩椅、足浴盆之类,都可以考虑。
送礼就送“金银”礼
对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黄金饰品在他们眼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过年给父母长辈送一些金银首饰,可以作为日常的装饰品,父母长辈戴着它,就会想到子女晚辈的孝心。同时,金银物品还具有一定的保值甚至升值空间,因此还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很受老一辈人喜爱。
送礼就送“贴心”礼
春节除了送长辈“健康”礼外,不妨再送点“贴心”礼吧,若是平常你离家在外,怕父母长辈寂寞,可以购置适合他们使用的数码电子产品,如智能机、掌上电脑之类,日常多给长辈打电话,关心他们,也让他们少些牵挂。当然,如果能够经常亲自去看望长辈,那就比什么电话、视频要更好得多了。
深圳的春节习俗
本土传统习俗
跟全国一样,深圳原住民也称春节为过年,农村进入农历腊月中旬便作准备,如舂年糕粉、做新衣裳、买新鞋新帽、理发等。23日至25日叫“入年卦”,为送灶君上天庭之日,家家户户在灶君神位前烧香点烛,有的还备糖饼、茶果恭送,委托灶君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善恶行为,并代为本宅祈求赐福。妇女们开始忙着摘茶果(糕点)叶、洗家具等。这一天起,有许多禁忌,如不准说粗话、撒谎等。
年三十(除夕)下午开始过年,贴门神、春联、接灶君入宅,宰鸡杀鸭,用三牲(鸡、鱼、猪肉,下同)、白米饭几碗(配以筷子)、茶、酒等,插上香烛,拜祭天地、祖先。晚餐一家吃团年饭,外出家人无要紧事都要回来团聚吃饭。外人则不会接受请吃。是晚,全家洗澡要洗“大吉水”(用桔皮、柚叶等),边洗边说几句大吉大利的话,洗完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入夜家家户户开始点年光灯,日夜不熄,直至年初三。
年初一(正月初一)午夜零时,各家要到祠堂烧头香,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上午饭吃素,以粉丝、红枣、腐竹等为菜肴,生菜肯定是要吃的,过去有钱人家还吃发菜,取谐音发财。这一天严禁杀生,不拜神,还忌送钱物给别人。年初二,称“开年”,开始开戒宰杀三鸟。同宗族的亲友、邻居等互相串门贺新年,给小辈们派“利是”。舞狮队、麒麟队也开始出动,到各村参拜,进行武术表演。
年初四,是探*,出嫁妇女纷纷回娘家探亲。年初五,“出年卦”,虽然还弥漫着新年气氛,但高潮已过,人们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或农事。年一直过到元宵。元宵节俗称灯节,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有做汤圆(糖丸)吃的习惯。在农村,各家各户入夜在大门上挂灯,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彩灯穿街走巷玩耍。上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还将特地举行添灯仪式,在祠堂挂彩灯至正月尽,叫“点灯”。有的地方选在正月上旬。建国后此习俗取消,80年代末又有所恢复。
游艺民俗
老深圳住民尤其是原宝安县住民春节期间,会举办各种民间舞蹈,主要有狮舞、麒麟舞、龙舞、鱼灯舞等,分布在各个乡镇。其中以狮舞、麒麟舞和龙舞较为普遍,也最具地方特色。狮舞和麒麟舞是以语属而分布的。粤语属的新安、福永、沙井、松岗、公明等地多兴狮舞;客语属的观澜、龙华、龙岗、横岗、坪山、坪地、石岩、葵涌等地则以麒麟舞为多。
狮舞、麒麟舞寄托着带来吉祥如意,驱除妖魔邪恶的愿望。表演队伍庞大,配以大锣大鼓,又兼有刀、枪、剑、戟武术场面,声势浩大。每逢过年过节,喜庆吉日,醒狮、麒麟队穿村过户,或在空旷场地表演,或在村中逐家挨户相邀上门舞拜。狮舞在表演上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主要表现狮子的温驯神态,有酣睡、舔毛、抖毛、搔痒、打滚等稳静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勇猛性格,有跳跃、跌扑、走梅花桩、采青、踩球等高难动作,形神酷似、惟妙惟肖。麒麟舞的表演动作与狮舞极为相似。
按传统舞法的下山、采青、嬲花园过程中,均采用酣睡、苏醒、搔痒、抖毛、舔毛、腾跃、跌扑、上竿、戏耍等动作,其神态生动逼真。龙舞分“布龙”和“火龙”两种。“布龙”流行于布吉、平湖、观澜、石岩、公明、龙华等镇。“布龙”身长4丈余,全身用布和铁丝制作而成,身腹设有持杖,一般由8人至12人持杖,表演龙的各种腾跃、翻滚、俯拜等舞蹈动作,活灵活现。这种龙舞,人们视为能带来吉祥佳兆,所以多在春节期间表演。“火龙”(又叫草龙)只流行于宝安东部南澳镇的渔民区。
清末民国之初,由于地方上发生霍乱病,无法医治,不少渔民丧生,因迷信思想所致,认为冲撞了邪魔,要请龙王驱邪除魔。故用稻草制成龙形,长约4丈,分成十数节,每节有一持杖为表演者使用,龙眼置以发光电灯泡,龙身遍插香火。每年正月初二晚进行表演。火龙活动时,各家各户点燃炮竹、烟花,火龙凡经各户大门前则三大拜,然后往一开阔场地表演各种龙舞姿态及武术,火龙翩翩起舞、处处火树银花,十分热闹壮观。
随着“巨龙”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荡。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欢腾的画面。
珠海的春节习俗
在唐家地区,年二十九家家户户蒸年糕、包粉角等粉果。当年的新郎官要亲自或出钱请人搭好秋千架,以备新年初一村中小孩打秋千玩耍,这是祈求自己来年早生小孩的一种风俗。
大年三十,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设法回家团年。各家门前贴上除旧迎新的红色吉利对联。饭前,以各种丰盛的供品祭祀各路天神及列祖列宗,点烧炮仗,全家一起吃一年中莱最多的年饭。除夕夜还必须余下一些肉菜,如鱼、芹菜、生菜、发菜、葱、蒜等,留到初一,叫旷压岁”,意为年年有余。年饭后,长辈向晚辈分发“压岁钱”,置于其枕下压岁。渔家和一些农家,把米缸装满,贴个“满”或“常满”的大红字,上面放两个带叶的桔子和有头的生菜,每个神位一封“利市”。不少人家,除夕夜通宵点一盏油灯,叫“长明灯”。除夕夜一家老少,终夜不睡,以待天明,称“守岁”。
建国后,此俗延续,隆重而热闹,但迷信陋习则渐被革除。除了仍保留除夕晚上吃团圆饭、新春互相拜访、互致“恭喜”问候等内容,并增加给“五保”老人、军烈属拜年慰问。近年来除夕夜除享用丰盛的晚餐外,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欣赏春节联欢晚会。进入新春之际,各家燃放炮竹烟花,千家万户,万炮齐鸣,声震全城。
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旧时,除夕夜半交子时分,珠海各地鞭炮齐鸣,男女老少,用柚子叶水洗过澡,备好供品,虔诚地到各处庙堂祭拜各路神明和列祖列宗,祈求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安康顺利,五谷丰登。人们争先到庙堂上第一柱香,以求神给予最大的福佑。年初一的早餐是食素斋的(有的全日或连续三日都斋戒),午餐吃一种用糯米团拌糖和炒花生或黄豆做成的“豆捞”(唐家、香洲地区),寓意一年有得“捞”。人们到本村亲戚朋友家互相拜年,见面时互相道吉利话,已婚者给未婚者(不管年纪多大)赏“利市”钱(红包)。这一天很多禁忌,如不扫地,以免把一年的好运扫掉;不接触生产工具,以免一年从头到尾都是劳苦;特别小心不要打破家中器具,不口角,不打骂小孩,碰到有什么不顺心时都以“忍”为上。春节,各村镇除舞狮、舞龙及灯谜等活动外,还有剧团演出、专场电影活动。
正月初二日,俗称“开年”,各家各户吃早已准备好的发菜、蚬肉、生菜、鲤鱼等肉菜,取其发财、大显、好事、生财、鱼跃龙门的好兆头。这天,出嫁女偕夫带子返娘家拜年。俗传外嫁女不能在娘家过年,否则会使娘家穷,只有年初二回娘家拜年才是最佳日子。
正月初三日,传说为“赤狗日”。赤狗是骠怒之神,遇之则凶多吉少,因此这天不出门,不宴客。一些地方传正月初三为“赤口日”,不宜交往,说是与谁往来了这一年可能与这人有口角是非。春节期间,珠海各地还普遍有舞狮、舞龙的习惯,有的舞着醒狮在本村各家各户拜年,有的则带着舞狮到邻近乡村去互相拜年,增添节日的热烈气氛。
上一篇:2021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下一篇:2021春节过年为什么要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