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于同隐先生逝世
俞同寅先生的生平
中国*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高分子科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的创始人和带头人、高分子科学教授俞同寅先生于2017年2月6日10时56分在上海仁济医院东院逝世,享年101岁。
俞同寅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1934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西进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了重庆军工管理局材料检测部。1943年回到浙江大学(贵州遵义校区)任教。他于1947年去美国学习,并于1951年1月获得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1951年8月,他回到中国,成为浙江大学化学系的教授。1952年,全国各地的大学和学院的系转到复旦大学化学系当教授。1955年,他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系主任。1958年,根据国家发展高分子工业的迫切需要,他被任命为由中国科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组建的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的负责人,并被任命为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高分子教学研究室主任。1982年,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他是新成立的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俞同寅先生曾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涉及有机合成、聚合物合成反应理论、聚合物光化学、聚合物粘弹性、聚合物结晶、聚合物合金、生物大分子等领域。他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获得了多项专利,编辑、撰写和翻译了许多关于有机化学和聚合物科学的专著,并获得了许多国家和省级研究成果奖。
在俞同寅先生一生的成就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立和众多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复旦大学在1958年开设高分子学科时,所涉及的教师和学生在高分子科学领域还是空白。于先生精心设计了这个计划,带头努力带领大家进入聚合物科学领域。1976年*结束后,于先生肩负起重建聚合物学科的重任。他以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对高分子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划,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带领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广泛邀请世界著名专家就学校制度发表演讲;积极推荐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经过李先生的艰苦努力、个人努力、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复旦大学的高分子学科迅速赶上世界潮流,为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发展成为当今具有广泛国内外影响和良好声誉的高分子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基地。
于先生一生培养了很多人,培养了很多人才,共有30多名硕士、30多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70岁时,他仍招收博士生,并扩展到研究动物丝和丝蛋白的结构和性质,坚决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开辟了生物大分子的新研究方向。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真是桃李满天下。
于先生刻苦学习、创新思维、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科学精神,以及正直、谦虚、大度、淡泊名利、平等待人、支持年轻一代、愿做阶梯的高尚品德,深受师生的称赞和喜爱。
俞同寅先生逝世,享年100岁。他真诚地说,仁者长寿。
我们将永远记住和纪念俞同寅先生。
俞同寅先生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