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应该适应人民的期望和需求,加快信息服务的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人民提供有用、实惠、好用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更多地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
——在《人民日报》2016年4月20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讨会”(2016年4月19日)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为了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要用信息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重打破部门和行业的信息壁垒,推进简政放权、管办结合、优化服务、降低创新的制度成本的改革,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环境。加强信息化和绿化在城市运营、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中的应用,普及和提高网上购物、网上教育、远程医疗等实践活动,扩大信息消费规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围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推动123个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互联网立国”在于人民,关键在于人民。“人民成就感”不仅是党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也是党和*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以信息流动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和物质流动,互联网信息产业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新优势。-胡启恒
胡启恒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模式识别研究。
通过对该学科的全面研究来掌握
中国的信息发展方兴未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模式和模式,扩大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红利。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最广、4G移动网络规模最大的国家。2017年一季度,固定宽带家庭和移动宽带用户的普及率分别达到65.4%和75.4%,大大超过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年均普及率目标。
然而,我国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不足。例如,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靠进口。需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装备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落后于实际需求,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信息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快信息服务的普及,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社会工作治理体系,创建网络咨询与对话系统来引导舆论。
建设强大的网络国家,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高科技和尖端技术是强大网络国家的可靠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不对称技术、尖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汇聚精英力量,进行战略部署。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为突破核心技术提供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沈春雷整理)
中国科学新闻(2018-07-19,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