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科普小知识2022-07-27 22:19:57
...

最近,中国知网的几个截屏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流传开来。截图包含两份非常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

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硕士刘俊岭的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以下简称“刘俊岭论文”)和陈震的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研究》(以下简称“陈震论文”)。

刘俊岭的论文《档案开放使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于2012年4月完成,陈震的论文《档案开放使用与信息安全研究》于2013年4月完成。换句话说,刘俊岭的论文比陈震早一年完成。

在从中国知网下载了两篇论文并进行比较后,中国新闻(www.thepaper.cn)的记者发现两篇论文的正文部分非常相似,甚至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甚至感谢的表达都几乎完全相同。

这两篇论文的唯一区别是参考部分。刘俊岭的论文列出了113篇参考文献,而陈震的论文只列出了18篇参考文献。

陈震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秘档案室主任刘旭光教授在1月24日下午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经亲自联系了陈震。山东大学已经注意到这一情况,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几乎相同。

澎湃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安徽大学档案学研究生刘俊岭于2012年4月完成了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陈震,山东大学档案学专业研究生,于2013年4月完成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研究》。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从两篇论文的完成时间来看,陈震的论文比刘俊岭的论文晚了整整一年。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发现,这两篇论文在摘要、关键词、目录甚至具体内容上都高度相似。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刘俊岭论文摘要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陈震论文摘要

两份摘要都将从“档案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开始,介绍选题的意义,并概述论文六个部分的总体内容。

在关键词部分,刘俊岭的论文是“档案、信息安全、开放利用与保障”,而陈震的论文是“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与保障”。这两者只是在词序上不同。

论文主体中的两篇文章几乎无法区分。

从目录来看,两个文本的结构完全一致。双方共分五个部分,只有第一部分的标题略有不同:刘俊岭称为“导言”,陈震称为“前言”,其他四章的标题相同。具体到每一章的章节,划分几乎是一样的,大多数章节的标题甚至完全一样。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刘俊岭论文目录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陈震论文目录

刘俊岭的论文分为五章。这五章的标题分别是“引言”、“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概述”、“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安全防范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建立”。

陈震的论文也分为五章。这五章的标题分别是“前言”、“档案开放使用中的信息安全概述”、“档案开放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档案开放使用中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安全保障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建立”。

说到课文,这两篇论文几乎无法区分。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刘俊岭论文第二章的开头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在陈震论文第二章的开头

以第二章为例,两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开放利用档案的信息安全保护概述”。从介绍开始,就几乎一样。论述了几乎同一种语言的档案的内涵、特点、形式和利用方式。

以第三章为例,两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软环境问题”部分,刘俊岭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公众档案安全保护意识薄弱”、“档案行业发展相对缓慢”、“档案开放利用动力不足”、“档案安全工作经费保障困难”、“电子档案存储网络环境相对不稳定”。陈震的论文只把这五个标题作为五个自然段落的第一句,其余的内容完全一样。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刘俊岭论文第四章的开头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在陈震论文第四章的开头

以第四章为例,两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刘俊岭的论文使用了一张名为“图1档案开放使用信息安全系统”的图片,而陈震的论文只删除了这张图片,其余的文字基本相同。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刘俊岭论文第五章的开头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陈震论文第五章的开头

以第五章为例,这两篇文章都以“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和监督体系”为主题。刘俊岭的论文以2008年四川省地震灾害中北川县档案馆倒塌造成的档案破坏为例,论证了在档案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应急防范机制的重要性。陈震的论文也使用了这种情况,并且在文字上基本一致。

这两篇论文的比较表明,两篇论文最大的区别是参考部分。

刘俊岭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113篇参考文献的作者、标题、标题、出版日期和页码。其中三篇由的论文导师马教授撰写。

陈震论文的参考文献仅列出了18篇参考文献、7篇学位论文和5篇著作的信息。这里既没有马教授的文章,也没有的论文导师教授的文章。

这种相似贯穿整篇论文,直到结论。

在论文的致谢部分,只有导师的名字不同。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论文的礼貌部分,“谢谢”,除了导师的名字之外,这两篇文章使用了几乎相同的词。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感谢刘俊岭的论文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谢谢你给陈震的论文

《澎湃新闻》的记者注意到,两篇感谢信的开头部分都以“书山有一条通往成功的路”的想法开始,并描述了完成论文的喜悦。此后,双方都表示,在“长时间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

后来,两位作者都提到“在毕业即将来临的这个时候”,他们“要感谢许多人”和“首先,这应该是我的导师马教授徐人杰(教授刘旭光)”。马和分别是和的硕士生导师。

两人都回忆道:“我记得在我和马先生(刘先生)的长谈中,他教了我多少次规范的学术写作知识、实用的档案要点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

后来,这两篇课文都感谢了各自学校档案学专业的其他老师,说他们都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老师,“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来自他们勤奋的教学,谢谢我亲爱的老师!”唯一不同的是,刘俊岭的论文列出了几位老师的名字。

论文指导老师:我想知道“重复检查”是否还没有被发现。

来自澎湃新闻的记者注意到,2013年4月,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还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山东大学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这种方法,陈震的论文在答辩前必须经过“重复检查”,即通过专业软件检查文章与现有文章的相似性,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如剽窃。

记者发现,在对测试结果的处理和判定中,上述方法提到,如果“总抄袭率”(不包括我发表的研究成果)在30%到60%(包括30%和不包括60%)之间,则各分支机构组织的专家应结合核心章节的抄袭率来判定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

对于那些“总符合率”大于60%的,该方法提到“原则上必须推迟答复”。

根据万芳数据库和PaperPass的多纸检查和重复检查系统的比较结果,刘俊岭的纸和陈震的纸的符合率明显大于60%。

此外,山东大学《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也有两项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规定。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办法》规定,学术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一经认定,按照教育部《学位论文造假处理办法》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进行处理。但是,如因导师的疏忽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导师将根据《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山大研资[2010年第1号)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来自澎湃新闻的记者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获悉,陈震已于2013年完成研究生课程并获得硕士学位。

2016年1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秘书档案室主任、陈震硕士生导师刘旭光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采访。

刘旭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知道这件事,并向他所在的大学报告了这件事。据他了解,山东大学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刘旭光还表示,他已经就此事联系了陈震本人,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谈话的具体内容。

关于以前没有发现重复的问题,刘旭光说他也很困惑。陈震在论文答辩前夕做了相关的“重复检查”工作。他不知道为什么“查重”没有被发现,也从来没有看过安徽大学的刘俊岭的文章。(原标题:山东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涉嫌大规模抄袭,甚至文章末尾的“谢谢”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