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太阳的耀斑是怎么样形成的 形成的原因

科普小知识2022-07-28 08:08:48
...

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那么在你知道太阳耀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的耀斑形成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太阳的耀斑形成的原因

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太阳耀斑即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式。

长期的观测发现,大多数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且黑子群的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发生大耀斑的几率越高。平均而言,一个正常发展的黑子群几乎几小时就会产生一个耀斑,不过真正对地球有强烈影响的耀斑则很少。

太阳耀斑的分类

根据观测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光学耀斑、X射线耀斑等。通常,

可见光范围内的单色光观测的耀斑习惯地称为光学耀斑,X射线波段观测的耀斑称为X射线耀斑,与质子事件相对应的耀斑则称为质子耀斑。

光学耀斑

太阳爆发时光学波段亮度突然增强的现象,称为光学耀斑;波

长在3900~7000埃之间。耀斑在氢的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上最为突出,非常有利于光学耀斑的观测。

X射线耀斑

太阳爆发时X射线通量突然增强的现象,称为X射线耀斑;波长在0.01~100埃之间。耀斑在极紫外波段有明显表现,可以用来监测。

质子耀斑

在耀斑发射的粒子事件中,当地球同步轨道探测到的质子能量大于10兆电子伏的通量超过10pfu时,表明这种事件中有很强的质子流,即发生质子事件,与之相对应的源耀斑称为质子耀斑。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磁场的引导下,日面东半球发射的质子一般到不了地球附近,因此质子耀斑主要发生在日面西半球。质子耀斑大多为M级及以上级别的耀斑,发生后1小时~2小时内能够在地球轨道附近观测到其引发的质子事件。

白光耀斑

白光耀斑是太阳耀斑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由于能在白光范围内观测到而得名。太阳耀斑一般通过白光是不能观测到的,只有通过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才能观测到。但有时在Hα线所看到的亮区中的一些更小的区域,通过白光也能看到突然增亮现象,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这就是白光耀斑。1859年卡林顿首次观测的太阳耀斑就是白光耀斑。

太阳耀斑多我们的影响

历史记录

1859年9月,在卡林顿第一次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后的17.5小时之后,地磁台站记录到强烈地磁扰动。第二天,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河北等地)观察到了美丽的极光。

1942年2月27、28日,英国一雷达站接收到很强的噪音干扰,在这时间正好发生了大耀斑,一天后出现了大磁暴。

1956年9月23日,一些亚洲天文台观测到一个大耀斑,除伴有上述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外,还使地面宇宙线强度大大增强,而且耀斑产生后一小时,在地球背日面半球的极区附近发生了电离层异常吸收现象。更多的耀斑爆发事件的观测,让人们逐步认识到耀斑能够产生显著的地球环境扰动,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017年9月3日,由一个代号为AR2673的太阳黑子群引发的,在5天时间内已经爆发了10多次太阳大耀斑,其中9月4日爆发的太阳大耀斑还伴随有日冕物质抛射,并直接导致了中等太阳质子事件。

空间飞行影响

增强的紫外和X射线辐射使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急剧增大,引发电离层突然骚扰,可导致短波无线电信号衰落,甚至中断。增强的紫外辐射被地球大气层直接吸收后,加热大气,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升高,从而使人造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轨道发生改变;紫外辐射的增强还使得原子氧的密度突然增加,从而加快了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的剥蚀作用。

对通信的影响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F层的反射进行的。但是,在发生电离层突然骚扰时,由于D层附近的电子密度突然增大,穿过D层射向E层、F层并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受到强烈的吸收,引起电波的衰减。D层电子密度越大,吸收越强。如果D层的电子密度非常大,以致短波通信的最高可用频率也遭到严重吸收,这时通信将发生中断。

广播信号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收听广播时,信号会突然变得杂乱,无法收听,有时我们调调频率,信号会清楚些,但有时却仍然无法听清楚,这种状况一般过不了多久就会自己恢复。这可能就是遥远的太阳爆发耀斑对广播信号的影响。

对导航的影响

甚低频导航或通信信号主要是在地面与电离层底部之间的一个波导之间传播,电波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播。当电离层发生突然骚扰时,由于D层的反射高度下降,电离层底部发生变化,导致低频或甚低频信号在给定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传播相位时延发生变化,严重时能产生几十公里的导航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