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古代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至今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科普小知识2022-07-28 09:43:05
...

“天地”落地

演讲者:查友亮演讲:西华师范大学演讲时间:2010年2月

作者:查友亮《光明日报》(2018年2月25日,07)

古代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至今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查友亮1942年生于成都。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出版有《系统科学与教育》、《大教育理论》、《牛顿力学横向研究》、《世界杰出天文学家罗·等著作。

古代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至今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罗霞红景观星图

古代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至今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四川省阆中古城“春节老人纪念馆”。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古代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至今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2018年2月9日,四川省阆中古城以其独特的地方表演“卧龙”吸引了众多游客。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霞红星”。红螺峡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姓,名洪。他姓龙公,是巴郡阆中人(今四川阆中人)。现在认识他的人不多了,但是他对天文学和历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为止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

公元前104年,罗等人提出的历法经过比较验证,最终被汉武帝采纳并颁布,因为那一年是“太初元年”,新历法被称为“太初历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春节老人》

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秦统一了各个国家,每年的元月日期各不相同:夏以的元月为第一个月,商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秦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第一个月,秦以汉初为历法。换句话说,一月和春节不完全一样,也不重合。根据历法,一月是春节,是汉代的皇帝和天文学家罗·把“拜年”和“迎春”直接联系起来,并在法律上统一了它们。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16岁登基。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汉武帝正式发布了“太初历”供全国使用。活跃于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04年的罗·直接参与了秦始皇时代的“颛顼历”向“太初历”的转变,奠定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

在古代中国,它是“观察图像和时间”。日历非常重要。日历必须与“天文现象”相一致。汉武帝刘彻发现以前的历法过于混乱,与天象不符,于是命令大臣公孙青和司马迁组织编造一个“新历法”。司马迁采取了一种开放的方式,从私营部门招募天文学家。他先后从全国各地招募了20多人,其中就有罗、。

罗从巴郡阆中老家来到长安,与、合作编修历法。“太初日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日历。经过实际的天文观测和鉴定,汉武帝采用,元丰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正式实施。“太初日历”为未来100多种中国日历提供了一个“模型”。

汉武帝废除了《颛顼历》,改为《太初历》,并对古代历法进行了几项重大改革:十月是一年的开始,但一月是一年的开始。农历第一个月的初春改为农历第一个月的冬至。罗霞红用他自己的“赤道浑仪”实际测量了28个夜晚的“赤经差”。基于“浑天仪理论”,他将“二十四节气”整合到历法中。经过大量的计算,罗霞虹还首次提出了一个食循环,以135个月为“新月会”,即11年内应发生23次月食。这也是使用统计方法的新发现。

以前的“太初日历”并没有完全保留下来。然而,《太初历》中的各种天文观测图和各种推算图,在《韩曙·李露志》中仍然保存完整。这是历史的巧合。罗的合作者,是司马谈的天文学老师,司马谈是汉武帝的伟大历史和主管天文学。司马谈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迁继续在太师任职。罗的另一位合作者是一位善于协调和辩论的天文学家。《太初历》颁布后,邓萍被任命为太史城。因此,《太初历》中的各种天文观测图和各种推算图在《韩曙·李露志》中仍然保存完整。

据的记载,在制作历法的过程中,罗负责各种计算,这是历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制定过程中,罗计算出“上元纪年”(年、月、日、甲子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143127年,进一步计算出“太极上元”(冬至、朔天、子夜、日月、五星排列的宇宙周期)为23639040年。同时,他意识到这些时期是“近似的”,但不是绝对“确定的”。

《太初历》确立了“以孟春正月为年初”的历法体系,以协调和统一国家历史和政治年与人民生产生活年,改变了秦汉时期“冬十月至次年九月”的历法体系。在中国,“孟春”是春天的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他们分别被称为孟春、中春和季春。夏天、秋天和冬天有相同的名称。“以孟春的第一个月为一年的开始”意味着春天的第一个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一年的第一天是“元旦”。根据中国的习俗,从新年的第一天到第十五天,是“新年”。

由于“太初日历”的出现,中国人开始正式“合法”地将迎接新年和迎接春天结合起来。民间天文学家罗深知“春节”在民间的重要性。从那以后,中国农历一直沿用“孟春的第一个农历月作为一年的开始”直到今天。“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大节日”。罗霞红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对“24节气”的贡献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宣布的“24个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每年的太阳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国宣布的“二十四节气”属于第四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事实上,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商朝就已经在甲骨和龟甲上刻字了。甲骨文记录并理解了一些关于日月运行和天文历法的知识。商周时期,有一种按天干地支顺序排列的60个分支名称的日历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在秦以前的古代历法中,人们已经知道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的节气。直到大约公元前150年,才有了“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而完整的记录。《周壁suan经》第三部分已经测出了“二十四节气”阴影的长度。根据钱葆聪和刘朝阳的考证,应该不会晚于公元前100年。然而,《周易sun经》中记载的“日月历”是以“盖天论”为基础的。这与汉武帝颁布的以《浑天说》为基础的《太初历》大相径庭。

“盖天论”认为太阳和月亮总是在地球上方运行,而“亨廷理论”中的天体可以在地球下方运行。罗霞虹于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4年制作了“浑天仪”,用以观测二十八夜的赤道距离(赤纬之差),并将二十八夜与《太初历》中的“二十四节气”相结合。自汉武帝以来,“浑天说”的宇宙学知识就出现了,并逐渐占据了中国天文历法的主导地位。

今天在中国仍然使用的“汉历”(也称为阴阳历)保留了“二十四节气”:立春、下雨、螫、春分、清明节和谷雨。长夏、小满、谷穗、夏至、小暑和大暑;立秋,热处理,白露,秋分,寒露,初霜;初冬,小雪,大雪,冬至,微寒和严寒。在太初历中,“二十四节气”中的奇数项称为“节气”,偶数项称为“中气”。例如,“立春”是“节气”,“雨”是“中气”,等等。农历的月份是由“中气”决定的。例如,包含“雨”的月份称为第一个月。“闰月是没有中气的月份”将“二十四节气”周期的变化与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相协调,这种变化从汉朝的第一年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在明朝末年之后只有微小的变化。

《太初历》规定,11月是冬至所在的月份,第一个月是一年的开始,这是新年问候和春天问候的统一。在第19年,有7个闰月,但没有“中气”的月份被作为闰月,这使中国日历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天文现象。

“亨廷斯理论”宇宙学

中国历法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周易》,遵循“阴阳互补”的原则。因此,中国历必须遵守太阳和月亮的规律,所以它必须是“阴阳历”。其基本核心理念还应遵循“五行生灭”的原则,包括“木、火、土、金、水”的运行周期,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因此,汉代历法首先采用了“天干”、“地支”排列组合的“干枝循环”,将60年、60天等特殊循环纳入历法循环。中国的汉历无论怎样改革,都是一年比一年、一天比一天地与“*支部循环”保持一致,自古没有错误。

先秦时期的“古六历”以“造天论”为基础,基本观点是“天圆地方圆”;罗霞红实际上制造了“浑天仪”和“浑天仪”。这个物理模型就是“浑天仪”的“天圆地圆”模型。基于系统观测、数学算法和逻辑结构的一系列创新,形成了与200多年后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所构建的“托勒密系统”相比较有自己特色的“罗夏洪系统”。

用通俗的话说,罗直接根据他多年来对太阳、月亮和五星运行的观察,在“二十八夜”的框架下,为宇宙创造了一个“浑天仪”的物理模型——浑天仪。西汉赋家在《法眼崇礼》中肯定了罗的浑天说:“还是问浑天?操曰:“吾已入燕寨。我是个傻瓜。耿中成是一头大象。我几乎不能打破它。张衡在洪罗霞“浑仪”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和阐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受罗的影响,张衡只在《浑天珠》中写道:“天盖地还盖着黄壳。"

中国传统历法(汉历)是一个“顺乎自然,分三个阶段创造万物”的复杂系统。“二十四节气”反映了黄道系统(太阳的表观运动),二十八个星座反映了赤道系统(地球的旋转),月亮相位变化反映了白道系统(月亮的运动)。中国传统历法将这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虽然它是一个“三体系统”,但它的周期解在几万年内基本稳定。此外,进一步得到了包括“五星”会合期(太极上元)在内的“八大系统”的全周期解。“太初日历”并不强调太阳、月亮和五星的轨道,而只是给出多体周期解。

“太初日历”使时间系统与空间系统相对应。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罗霞已经意识到太阳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它应该对应于地球上的哪个节日。因此,他可以在《太初历》中规定,只有当没有“中气”的月份是闰月时,历书中“二十四节气”的排列才能更接近太阳的实际位置。同时,这种放置闰的方法(包括19年中的7次闰)使根据syzygy周期设定的月份所形成的年份(12个月或13个月,1月29日或30日)更接近太阳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协调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

罗的贡献已被实际测量所证实。它不太复杂,有着深刻的内涵。用现代物理学的语言来说,它是将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并使太阳运动的周期与月亮的相位变化相协调。“24节气”和“28夜”系统是定性和定量的。这是他对“二十四节气”最大的独特贡献。由此可见,《浑天说》和《太初历》既有系统的观察,又有逻辑的系统。尽管采用了仪器观测法、逐步分式法、系统调和法等方法进行计算,罗·仍然预言“在未来800年里,这一历法将比圣人所定的历法短一天”。他非常清楚他的“算术日历”数据只是“接近”天文现象。

中国的“罗夏体系”不同于古希腊的“托勒密体系”。“罗夏洪系统”是一个“多体周期”的数学系统。“托勒密系统”是“圆形”的几何系统。“罗夏洪系统”比历史上的“托勒密系统”早出现200多年。公元2世纪建立的“托勒密体系”仅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托勒密和哥白尼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开普勒三定律”之后才发展成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直到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才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此外,在数学方面,罗发明了“逐级计分法(转折法)”即“通过率”,被现代学者称为“罗算法”。“罗夏洪算法”比使用类似方法的印度数学家艾雅塔早600年,比提出连续分数理论的意大利数学家彭伯里早1600年。它在2000年影响了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

在不同时代和科学家的努力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不断演变。“时空”融合的物理概念和探索“多体周期”系统“概率解”的数学算法更接近20世纪以来的新物理学概念,而“亨廷顿理论”的宇宙图像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宇宙学图像。

天文学中的“灿烂之星”

洪洛霞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总结了洪罗霞时代东西方天文学发展的十大成就,其中洪罗霞占第三位。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称赞洪罗霞是世界天文学领域的一颗“灿烂的星”。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为了改变蜀国封闭落后的局面,设置了学官,设置了官学,修建了校舍。四川学风鼎盛,被称为“文翁兴学”。这时,罗正处于“为十五计划而学习”的年龄。他的家乡阆中直接受到“文翁兴学”的影响,兴办学校发展教育。进入学校后,罗不仅系统地学习了科学文化,而且在天文观测方面也逐渐成名。

在他的求学时期,夏虹能够学习到一些经典著作,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田文》、《算书》(写于公元前186年以前)、《周坤算书》和《九章算书》,这些书都写于公元1世纪,但大多数都起源于秦朝以前。罗霞红进入中年,特别是进入京城后,他看到了《淮南子》,其中系统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从洪罗霞创立的“亨廷顿理论”和“太初历法”可以看出,他的天文、历法、数学和哲学基础都可以在上述著作中找到。

罗的家乡现在是四川省阆中市桥楼镇的洛阳山。在附近的高阳山上,它非常适合天文观测。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太阳在不同节气下的升降。在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我们可以观察和确定不同月份和不同节气的太阳星座。这些星座被古代中国人称为“二十八夜”。罗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太阳和月亮与天空中的“二十八夜”有关。“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为他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为了更精确地测量28颗星之间的距离(右子午线的差),我们必须使用测量仪器。他制作了自己的赤道浑仪来测量二十八夜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罗霞虹的科学精神。然而,仅当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很难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只有在午夜时分,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距离。这时,太阳不在夜空之上,而是在地面之下和夜空之下。经过多年的午夜仔细观察,罗霞红发现夜空中的星星正对着太阳下面的星星,并且位于子午线上观察到的二十八颗星星的圆周的对面。这种现象可以反复验证。

李约瑟在他的《古代和中世纪的中国天文学》一文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天极赤道坐标出现得很早。”他画道:“三个天体坐标系。中国式也是现代赤道坐标系。阿拉伯地平线坐标系;希腊黄道坐标系”。然而,第一个直接测量《二十八夜红经》差异的科学家是罗霞虹。

诸如“日食”等天文现象的记录分散在古籍中。太阳和月亮的轨道以及会聚的时期一直是古人关注的焦点。罗夏红首次将日食周期定为135个月,并将其引入中国历法。这来自于过去几年的一系列“日食”大数据记录。《太初日历》还记录了第二天食物的44个数据。可以验证计算的135个月的“日食”周期是否正确。事实上,经过189年的使用,累计误差只有一天多。科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验证”和“证伪”的,罗的言行反映了科学精神。墨家重视实践实验的科学精神,道家倡导“顺乎自然”的科学精神,儒家倡导“仁爱”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充分体现在罗霞虹的学习过程和创新过程中。

《史记·历代记》记载:“洪子长是一位伟大的大师,他对天文学很了解,但他却藏在天上。梁武帝向皇帝请求诏令,并把诏令送到人间,把亨廷顿的名字从《颛顼历》改为《太初历》。他没有接受服务员的邀请。”为了表彰罗的功绩,汉武帝授予他为人民服务的职位。然而,罗辞去职务,回到阆中躲在罗亭。罗霞虹隐居后,继续观察天空,观察大地。他把法律传给了年轻一代。在罗霞虹的影响下,阆中诞生了,聚集了任、任文公父子、、周群、周举三代以及著名天文学家、气候学家袁天刚、李,使阆中成为古代天文研究中心。真正有价值的不仅仅是洪洛霞的知识创新,还有洪洛霞的科学精神。

(除签名外,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