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探访中国造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新华社12月10日电来自挪威弗尔岛的报道:参观中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半潜式智能海洋渔场
新华社记者梁有昌、张
“这个海洋渔场已经从中国青岛运往挪威。我们希望这里养殖的鲑鱼能运回中国作为我们的感谢。”挪威萨尔玛集团投资者关系部主任卢纳德·西弗特森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12月的这个时候,挪威中部的白天只有大约4个小时,所以很难看到太阳。此时,北大西洋挪威海富鲁湾正面临大风大浪。记者乘坐的快艇在海上摇摆,而附近的近海养鱼平台“海洋渔场1号”则像岩石一样坚硬。
该大型养鱼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半潜式智能海洋渔场,由中国船舶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造,平台为圆形,直径110米,总高度68米,水下部分45米。整个设施由8根连接到海底的电缆固定,可以抵御12级台风。
“海洋渔场一号”中心有一栋五层建筑,包括主控制室和人员住宿区等设施。渔场外矗立着十二根巨大的钢柱。钢柱之间的渔场周围有渔网。作为现代海洋水产养殖设备,渔场配备了20,000多个传感器和100多个监测设备。该系统在鱼苗投放、投饵、实时监控、渔网清理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个渔场可以容纳多达9人在广阔的海域工作和生活。在一个繁殖季节,可以饲养150万条鱼,生产约8000吨鲑鱼,产值超过1亿美元。西弗森说,“海洋渔场1号”于今年9月抵达这里,在完成固定安装后,已经投放了110万条小鲑鱼。目前,这些鲑鱼长势良好,预计明年秋天长到5公斤以上时会上市。
现阶段,“海洋渔场一号”随时有7人值班。员工轮班工作,通常工作一周,然后休息一周。"这些工人工资很高,每月收入约67,000克朗。"西弗森笑着说道。
Trendlag位于挪威中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鲑鱼养殖区之一。在该地区的沿海和峡湾地区,建造了许多传统的鲑鱼养殖场。然而,集约化近海养殖存在鱼病频发、扩张空间有限等不利因素,因此近海养殖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Sievertsen说鲑鱼的自然生活环境是在海里,只有在繁殖期才进入峡湾。海洋中的温度适宜,海水交换率好,水中的营养更充足。过去,远海养殖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固体设施。现在这个海洋渔场有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
“海洋渔场一号”试点项目是挪威萨尔玛集团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得到了挪威*的支持,旨在将鱼类养殖从近海引入近海。该项目涉及来自挪威和国外的16家公司。渔场主体结构的制造和重要系统的组装都在中国完成,这表明中国制造填补了深海养殖高端设备的空白。
离开“海洋渔场1号”,快艇在颠簸的海面上航行了大约40分钟,然后返回萨尔玛集团总部所在地弗尔岛。有一个大型自动化鲑鱼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为15万吨。目前,所有加工的鲑鱼都来自传统渔场。预计许多在深海渔场养殖的鲑鱼将来会被运到这里。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项目,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在未来建造更多这样的渔场。”西弗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