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欲打造“超智能社会”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日本内阁会议于2016年1月22日审议通过了《第五个科技基础计划(2016-2020)》。该计划是日本*自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和1996年颁布《第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来发起的第五个振兴科学技术国家综合计划。这也是日本最高科技创新政策咨询机构CSTI在2014年5月重组后制定的第一个基本计划。
该计划提出,在未来10年,通过*、学术界、产业界、公民和其他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日本将大力推动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将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为此,日本*将确保未来五年的研发投资规模,力争使*研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其中*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基于年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3%,日本*未来五年的研发投资总额约为26万亿日元,约合1.45万亿元人民币)。
回顾过去20年,日本*增加了对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增加了研究人员的数量和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研发环境显著改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发光二极管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日本在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二。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日本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但另一方面,近年来,日本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基础实力已被大幅削弱。具体表现为:日本科技论文质量和数量的国际排名下降;国际研究网络建设缓慢;年轻的研究人员很难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工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跨部门人才流动性长期较低;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运作和人事制度改革进展缓慢。R&D*投资的增长停滞不前,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劣势。当前,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日新月异,世界正迎来一个“大变革时代”。科技创新在有效应对能源短缺、老龄化社会、自然灾害和安全等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日本在其中,危机感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第五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日本不仅需要有采取战略先发制人行动(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能力,并有效应对各种变化(多样性和灵活性),还需要在国际和开放的创新体系中发起竞争和协调,并建立一个制度框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创新主体的能力。基于上述考虑,今后五年,日本将立足国际,大力实施四大政策措施。
1、以制造业为核心创造新价值和新服务
随着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实施,德国“工业4.0”的发布,中国“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日本将以制造业为核心,灵活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或物联网的世界领先的“超智能社会(5.0社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服务。超智能社会是指在必要的时候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能够非常详细地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超越年龄、性别、地区或语言差异的高质量服务,能够幸福舒适地生活的社会。超智能社会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新型社会。这是一个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高度融合的社会。科技创新将在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为了尽快实现超智能社会,日本*将优先建设《2015年科技创新综合战略》确定的11个系统:能源价值链优化系统、地球环境信息平台、高效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更新系统、自然灾害社会系统、公路运输系统、新型制造系统、综合材料开发系统、地方治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智能食物链系统和智能生产系统。日本将通过加强*、行业、科研的合作,建立一个共同的超智能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各种服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合作。
此外,日本*将继续完善其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化战略,促进网络安全、物联网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服务平台建设所需的通用技术的研发。与此同时,它将设定具有挑战性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努力开发创造新价值的核心优势技术,如机器人、传感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光量子等。,从而增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还将大力培养不畏失败、敢于挑战的人才,并为执行力强的人才提供测试其创造力的机会。与此同时,在*部门领导的研发项目中,它将展示和推广适合促进具有挑战性的研发活动的做法和做法。
2.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为了早日解决日本和世界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挑战,日本*预选了13个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的重点政策课题,并提出了解决每个课题的重点工作和技术问题。其中,旨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增长和自主发展的七个关键政策主题包括: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资源的稳定性,实现循环利用;确保稳定的食物供应;实现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建设健康长寿的社会。为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延长高效高性能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的对策;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旨在确保国家及其公民的安全和保障以及实现富裕和高质量生活的四个关键政策议题包括:应对自然灾害;确保食品安全、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确保网络安全;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旨在应对全球挑战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两个关键政策议题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应对生物多样性挑战。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日本*将继续大力发展一系列科技,支持海洋和空间等重要前沿领域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不断巩固日本发展的科技基础,增强产业竞争力,解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
3、增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
为了灵活有效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日本*将着力培养年轻人才,发挥他们的活力,推进大学改革,完善他们的职能,从根本上增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
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日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明确青年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并根据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青年研究人员的才能和创造力的环境。例如,它将对大学高级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度,增加年轻研究人员的终身职位,并积极引入“无晋升休假”制度。到2020年,将增加10%(约44,000)的年轻大学教师(40岁以下),使年轻教师的人数超过大学教师总数的30%。通过确定职业发展道路和加强与大学和行业的互动,培养和保障科技创新所需的多样化人才,推动研究生院的教育改革,培养下一代科技创新人才。激发女性研究人员的活力,提高女性研究人员的就业率。到2020年,自然科学领域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将达到30%。加大对留学人员的支持力度,吸引和留住外国人才,建立国际研究网络,促进人才跨领域、跨部门流动。
在巩固知识库方面,要大力推进学术研究、基础研究及相关改革,如实施科研经费改革,加强战略性基础研究,加强跨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联合研究,建设世界*研究基地。我们将促进共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战略上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建立开放和科学的推广系统,并促进公共资助研究成果的共享。通过上述措施,到2020年,日本将努力增加在日本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总数,同时,日本论文的数量将占世界论文被引前10%的10%。
在推进科研经费改革方面,日本*将同时推进基础经费和公共经费的改革,特别是对国立大学而言,以综合的方式推进*改革和*科研经费*改革,实现最优的政策组合,提高大学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公共基金制度的改革旨在提高竞争性研究基金的使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整理所有竞争性研究基金项目,统一各部门使用竞争性研究基金的规定,以及促进研究工具的共享。推进国立大学改革和整体科研经费*改革,对国立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运行费用(相当于中国的运行费用)进行再分配和评估。
4.建立人才、知识和资金的良性循环体系
日本*将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风险投资企业的积极性,消除人才、知识和资本之间的障碍,实现良性循环,积极构建创造新价值的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包括:加强促进开放式创新的制度框架,如完善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促进体系,促进人才流动,形成人才、知识和资金的集聚效应。目标是到2020年,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跨部门研究人员流量增加20%。尤其是,从大学流向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将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大学和国家研发法律机构从企业获得的联合研究经费将增加50%。大力发展敢于挑战新事业的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如培训企业家,在创业和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适当支持,增加新股发行,鼓励并购;灵活运用国际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重新审查和调整与创新和创造有关的制度,例如重新审查与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制度,改革与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利于“地方创造”的创新体系,搞活地方企业,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抓住全球需求的机遇,从战略上促进国际联合研究和交流,扩大创新机会,促进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可持续创新。
日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上述四大政策支柱外,深化科技创新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日本*将与各利益相关方开展对话与合作,吸收和采纳科技政策、伦理和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确保研究的公平性。此外,日本*将继续推进大学和国家研发公司的改革,结合科技外交战略开展国际科技创新项目,同时加强综合科技创新大会的作用。
与强调灾后重建、注重解决问题的第四个科技基础计划(2011-2015年)相比,日本第五个科技基础计划的政策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强调为未来发展做准备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实践研究和*改革。该计划是日本*未来五年的科技政策方针。综合科技创新大会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综合战略”,并根据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和数字目标,灵活实施各项政策措施。
(作者:中国科技信息研究院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