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五十载、两亿年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邀请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的精美化石,从论文和标本库中,策划在中国古生物博物馆举办“雪山下的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学科研成果展”。这也是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生命进化史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呈现。
论文中的样本
17世纪,欧洲探险家相继进入中国的*。他们首先开始了对青藏高原的探险。“事实上,科学家也是如此。这个地方越难,他们就越想去。”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占祥说。
据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兼馆长吴菲介绍,此次展览以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史为框架,对三代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许多反映高原环境演变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珍贵化石标本首次公开出现。
1966年,邱占祥和他的同事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定日附近收集了巨大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不久,科学研究小组在*东南部白垩纪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
在大量恐龙灭绝后不久,*经历了一次重要事件,在那次事件中,向北漂移的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相撞。碰撞开始时,喜马拉雅系统并不存在。那仍然是一片有热带森林的平原。
*北部塞林郭勒附近的科研小组发现的数千块化石再现了2000万至3000万年前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化石中有热带鱼、青蛙、鸟、棕榈、臭椿、浮萍。
在古近纪和新近纪之交,生态系统发生了另一次重大转变。根据犀牛化石和鱼类化石,高原的海拔已经达到近3000米,气候温暖凉爽。
进入上新世,高原终于恢复到现在的形状。科学研究小组在阿里地区的赞达盆地发现了几种冰川哺乳动物祖先类型的化石,冰缘环境已经形成。
高海拔,加上冰雪环境,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许多人认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人类最后踏足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张晓玲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的夏河化石。经过年代测定,这块化石形成于至少16万年前,是一种古代智人。
不仅如此,在青藏高原上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早在中晚更新世,古代人类就开始开发和探索高海拔和寒冷地区。这些化石刷新了以前对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最早时间以及史前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认识。
看到历史的“支点”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进化实验室”。科学家的最终目标是拼凑出2亿年来高原的生活史。
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邓涛表示,在早期,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发现主要是为了填补知识空白和积累基础科学数据。在未来,时间的顺序将变得越来越连贯,并在空间中从点到线到面逐渐扩展。这个庞大的叙述将变得越来越完整。
例如,在过去十年中,高原古生物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帮助古生物学家更全面地考察了高原在影响新生代世界生物多样性进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不仅起源于青藏高原的生物通过扩散影响了新近纪的生物地理格局,而且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演化也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强烈影响。他们为此总结了三种模式。
齐口裂腹鱼是高原特有淡水鱼类动物的主要成员,它的进化历史构成了“进化和隆起齐头并进”的模式,并代表了当地土著物种的起源。
冰川动物的祖先类型,豹蛛的祖先,以及一些植物如胡颓子科的早期代表,一些“走出*”并传播到北极圈,一些传播到亚洲、非洲和美洲。
臭椿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板块碰撞后先传播到*,再传播到东亚、欧洲甚至北美等地区。淡水鱼中的攀缘鲈起源于东南亚,随后传播到*,并最终通过印度次大陆殖民到非洲。因此,*成了它们在洲际传播的跳板。
正是因为青藏高原为物种的起源、分化和全球扩散创造了条件,影响了现代动植物的形成和演替。邓涛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观点——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枢纽”。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展示。
科学与艺术的耦合
展览区还设有一个独立的“科研艺术”单元,用于展示与高原古生物学科研直接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原创艺术作品。
其中有精选的高原古生物学复原图,包括许多科研人员绘制的科学插图。吴菲菲说,这是科学数据和科学思想的艺术表现。困难在于“墨和墨之间存在争论、权衡和更多的观点和观点”
此外,还有以科学研究为主题的专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如《高原古生物学科学研究宣言》中的“进化延续了几千年,生命在一座座高山上攀登”的题字,以及中国国家地理专业摄影师和著名高原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的大型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小组还专门制作了“高原古生物学科研时期”的原始录像。
科学和艺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通过它们,公众可以真正进入这些古生物学家一直努力争取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马粪纸是用马粪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