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江豚救护中心建成9年没救过一头江豚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13:16:28
...

核心提示

在建造之初

它说它将覆盖鄱阳湖。

国家和江西省投资543万元。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该中心投入运行后,将形成一个覆盖鄱阳湖5000多平方公里和长江江西段152公里的全天候救援和资源动态监测保护网络,逐步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长江海豚救援中心。

在过去的九年里

没有一只江豚获救

自九年前成立以来,该中心没有救过一只活着的江豚。办公楼的一些窗户破了。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厚厚的一层灰尘。用于为江豚繁殖鱼苗的最大鱼饵池早已被私人承包,并已成为市民捕鱼的鱼池。

分析原因

远离江豚的栖息地

一些专家说,救援中心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江豚不适合长途运输,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救援中心周围的环境变化不再适合江豚生存。三是救援中心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救援要求。

“你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伤害,也没有向我们要求任何东西,但你正因为我们的原因而逐渐消失。”给江豚的信

●最新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的数量只有1040只

●洞庭湖只有85只江豚,鄱阳湖有300 ~400只江豚

●江豚的数量少于大熊猫

●江豚的死亡率每年在5%至10%之间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长江江豚将在白暨豚灭绝后的15年内功能性灭绝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中国第一个*长江海豚救助中心现已杂草丛生,鱼苗养殖鱼饵池也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鱼池。自成立以来的九年里,该中心没有真正治疗过活着的海豚。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负责该中心的江西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否认该中心已被“废弃”,只是说该中心处于“待命”状态,尚未开放。但有专家表示,该救援中心选址经验不足,且距离江豚生活的鄱阳湖较远,甚至在运输过程中对江豚造成了二次伤害,因此闲置了9年。

投资:543万元

*领导的江豚急救中心

7月4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东北10多公里的江豚救助中心。该救援中心位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科学研究所)附近。办公空间只是一栋两层的办公楼,已经被损坏很久了。没有员工,有些窗户被打破了。透过玻璃向房间里望去,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厚厚的一层灰尘。“江西江豚救助中心”的招牌杂草丛生。一些地方已经变成了菜地,被不远处的高层商业建筑所包围。

在办公楼的一楼,也有“钓鱼规则”。饲养幼江豚的最大鱼饵池早已被私人承包,并已成为市民捕鱼的鱼池。五六个市民在钓鱼。其他鱼饵池已被废弃,并被苔藓覆盖。

然而,九年前,这个救援中心的建立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3年,为了拯救江豚,经农业部批准,国家和江西省投资543万元。江西省渔业局于2003年开始在中国长江流域建设首个江豚救助中心,并于2005年3月26日竣工。据江西省渔业局有关官员称,该省每年直接用于保护江豚的费用超过100万元。

该*江豚救助中心主要位于江西省水产研究所附近的中心站,下设幸子县、湖口县和江西省渔政管理局都昌县*。中心站主要从事江豚的临时护理、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三个分站主要开展江豚资源动态监测和应急救援工作。

该项目由*相关部门牵头,项目完成后,得到了**和江西省多家媒体的报道。据当时媒体报道,该中心的功能是形成覆盖鄱阳湖5000多平方公里和长江江西段152公里的全天候救援和资源动态监测保护网络,逐步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长江海豚救援中心。同时,也将为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海豚研究和实验基地,为中国江豚资源的保护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九年来没有一只江豚获救。

专家表示,与江豚栖息地的距离是一个缺陷。

该中心位于南昌市赣江上,远离江西江豚的主要栖息地鄱阳湖。随着南昌城市的发展,周围建起了高楼大厦。

据《成都商报》记者报道,自长江第一个国家海豚救助中心成立以来的九年里,没有一只活海豚获救,甚至一些海豚保护方面的资深专家也没有去过救助中心。据江西省渔业局副局长陈称,只有三四只江豚尸体被运到江西省渔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保存和解剖。

一些专家说,救援中心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江豚不适合长途运输,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救援中心周围的环境变化不再适合江豚生存。三是救援中心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救援要求。这位专家说,找到需要救助的江豚的最好方法是在现场对其进行治疗,并在治愈损伤后将其释放到大自然中。如果发现一只严重受伤的江豚,如果不能在现场救活它,把它送到保护中心是没有用的。

江西省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陈辅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建立救助中心是为了将需要24小时监控的江豚运送到南昌进行救助。然而,长途运输也会造成二次伤害,最好在附近处理。

至于为什么救援中心应该设在南昌市周围。他说,由于当时的限制,救援中心靠近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希望在该研究所人员、技术和设备的帮助下整合资源。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江西省渔业局信息与环境保护司司长刘晓龙否认救援中心的建立缺乏示范。他说,在建设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专家多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当时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救护中心是必要的。救助中心是救助有特殊需要的江豚的替代机构。他不认为救援中心已经被遗弃,“如果有必要,可以随时开放”

刘晓龙说,中心主要是保护赣江江豚。他说过去赣江有江豚,但现在冬天江豚有时会干涸,更不用说江豚了。他说是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这个中心的废弃。

江西省渔业局的有关官员认为,有些因素没有考虑在内,受到当时江豚知识的限制。

目前有效的救援方法

湖面上建有网箱,供当地临时养殖。

尽管*不承认该中心已经被废弃,但自那以后,该中心的模式一直没有普及。据《成都商报》记者报道,在江西江豚较多的县,已经建立了临时池塘来救助江豚。然而,临时池塘没有采用救援中心的模式,而是直接在自然水面上设置网箱。一些专家说这种模式比鱼塘有很多优点。

长江江豚是中国二级国家保护动物。其人口从1990年代初的2700多人逐渐减少,处于严重危险状态。江西的鄱阳湖环境适合长江江豚,约占总数的一半。

江西省渔业局副局长陈辅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长江流域有1000至1200只江豚。根据2012年江豚数量调查,江豚约有1040只,其中450只在鄱阳湖,72只在长江江西段。他说,江西江豚的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减少。

据他介绍,江西江豚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目前分为两个区,一个在都昌县,另一个在鄱阳县。然而,江豚可能出现在整个湖泊和长江,保护涉及9个国家的县。各县渔业局成立了江豚救援队,接到渔民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

鄱阳湖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江豚的数量相对稳定,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给保护带来了新的困难。

陈辅表示,每年都在加强对江豚的保护,并出台激励措施,动员渔民参与保护工作。然而,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有必要探索一些新的途径和方法。

陈辅透露,江西省渔业局将在鄱阳湖建立江豚栖息地保护区,由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牵头,会同多个单位探索新的保护模式。江西省还计划保护金县军山湖指定水域的长江江豚。科学研究部门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原标题:长江流域第一个*海豚救助中心已经建成9年,没有救助一只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