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海一号”进行船体发掘 已可见瓷器和铁器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14:51:25
...

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记者叶谦、武玉、韩菼萱)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和两次试掘,已进入船体正式开挖阶段。上层的淤泥即将被清理,松木的侧面和一圈瓷器和铁器清晰可见。

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队16日对新华社记者说,第一阶段的古代沉船发掘工作将于本月底完成,下一阶段将于今年10月开始。挖掘预计在三年内完成。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健表示,由于需要避开炎热的夏季,考古发掘时间每年都很有限,从2月到5月和10月到次年春节只有两个周期。

木结构最难保护,需要持续的保湿、厌氧和防霉。“目前,最大的担心是船体的木质结构在清洗完成后会氧化。工作人员将在这里呆半年,与时间竞争。”孙坚说。

“南海一号”发掘小组组长刘志远告诉记者,从来没有专门为抢救文物而设计的辅助系统,“南海一号”是第一个拥有自己的四个辅助系统的国家。“在学习和展示的同时,我们一直在探索和保护。开挖前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船体离开沉箱、水晶宫内的空气循环、隔音和冷却等

记者来到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看到由30多人组成的考古发掘小组正忙于“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储存沉箱的“水晶宫”的水位已经下降到6米。这艘古船表面的泥浆即将被清理干净。木制的左右船舷和舱室已经暴露出来,考古学家被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着。

孙坚告诉记者,清理污泥的任务不可低估。这不是简单的水洗筛选,而是从淤泥中提取动物和植物样本,甚至骨骼样本来分析船只的位置。每个勘探区域的淤泥都应标明确定的平面位置和分层定位,因为最后仍需进行修复。

在泥沙下,“南海一号”正在被唤醒——它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远洋商船。藏在泥土和沙子里的瓷器是中国古代运往海外的商品。

除了船舷,船体的13个舱室中的12个已经被勾画出来。考古学家告诉记者,宋代商船已经被设计成带有防水隔舱,以提高其稳定性,这比欧洲的发明早了数百年。

专家表示,以前的史书和资料中都有记载,进一步挖掘“南海一号”水密舱不仅是一个证实,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南海一号给中国的考古工作带来了许多惊喜."孙坚表示,不排除南海一号甲板仍然存在。如果甲板保留下来,中国古代船只的考古发现将会焕然一新。

“南海一号”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艘古代木制沉船,在广东省阳江市以南约20海里处沉没。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被完全捞出水面,保存在被海水包围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里。

这艘古代沉船不仅承载着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货物,而且承载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这将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恢复提供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随着南海一号的不断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面纱也在一层层揭开。越来越多的“南海一号”文物显示出它们的真面目,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轮廓更加清晰。

从近两米长的镀金腰带到华丽的云纹漆盒,从仿似银器的瓷碗到类似阿拉伯人用手抓米的“喇叭口”瓷盘,考古学家用这些遗物还原了船主丰富精致的生活场景,并推测船上可能有阿拉伯和印度商人。

南海一号现有文物6万至8万件,迄今已发掘文物6000多件,主要是瓷器、黄金、白银、铜、钱币等。由景德镇等宋代名窑生产。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黄铁建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中国与海外实现了共生共荣,这反映了中国对对外开放的信心。(原标题:“南海一号”简介初现端倪;丝绸之路的面纱层层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