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物理学家陈佳洱院士:光阴溜哪去了
■本报记者朱
时间的无助让年迈的陈佳洱觉得时间越来越宝贵。他说他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做好,“趁还有精力,尽我们所能做更多的工作”。
再过几个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将迎来他的80岁生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很瘦的陈佳洱看起来更瘦了。"身体状况显然不如以前好了。"他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陈佳洱晚年仍然没有享受到悠闲的生活。每天早上6: 30,他准时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除了参加各种会议,他目前正在审阅一份高页数的手稿。这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述》系列丛书。我是物理卷的主编,许多手稿必须仔细阅读。”
在采访中,陈佳洱最大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快了。“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是伟人孙中山。在这本书里,当孙中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问他的母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她的母亲回答说,生活就像一场梦,她不小心溜走了。
生活就像一场梦,时光飞逝。陈佳洱年轻时曾热爱文学,但为了振兴祖国,他走上了科学之路,并偶然与物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的历史机遇中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几十年来致力于加速器研究,并成为该领域的权威。1996年,他“接管”了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打开了大门。1999年,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2003年,69岁的陈佳洱重返实验室...
一份简单的简历勾勒出一条上升的人生曲线。瘦弱的身体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爆发力和创造力,这一定令人惊叹!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陈佳洱一再强调他只是一个学者,他最愿意做的是教学和研究。
现在,他最大的遗憾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与时间赛跑的陈佳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上。“我仍在攻读博士和研究生,其中一些来自北京大学,一些来自中国科学院。”他告诉记者,“和学生在一起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学生们很活跃,我喜欢和他们交流思想和价值观。”
谈到业余生活,陈佳洱告诉记者,他最大的爱好是听音乐。
"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爱上了古典音乐。"他特别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曲5、6和5,如钢琴协奏曲,听起来永远不会厌倦。"贝多芬的音乐会带来了永远向上的力量。"
没事的时候,陈佳洱也喜欢看电视剧,更喜欢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比如《国家命运》。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刚刚看完*电视台的电视剧《陈云》。
幸运的是,陈佳洱的生日是10月1日,和国庆节是同一天。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特别关心国家的命运。“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的国家很弱小,被别人欺负。我们这一代人都希望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我参加了核物理研究,以响应我国的需要。既然国家强大了,我希望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缩小贫富差距,让改革的结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科学新闻》(人民周刊,第9版,201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