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嫦娥三号设计师:不是为了饭碗而是为了事业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16:00:08
...

“我们觉得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一个事业。”

孙泽洲,谁没有仔细设计他的生活,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完成了一个设计,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第二阶段,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月球探测项目。

2013年12月14日21时,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可变推力发动机启动,开始实施自主减功率。11分钟后,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预选的着陆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直到这时,孙泽洲才在近六年的焦虑中稍稍放松下来:“自从嫦娥三号工程于2008年3月启动,我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系统的总设计师以来,我的心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38岁时,孙泽洲担任了嫦娥三号探测系统的总设计师。他感受到了机遇的青睐和挑战的压力。“但我始终相信,我们有国家的支持、老一辈宇航员的帮助和团队的合作,所以我对成功充满信心。”

伟大事业的“目的”

孙泽洲1970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他的父母都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我对飞机并不陌生。我的小学和中学都来自‘沈飞’儿童学校。当然,当我参加高考时,我也选择了航天系统学院。当时,我没有刻意设计自己的未来。”

1992年,孙泽洲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面对职业选择,孙泽洲也“不假思索地来到了第五学院”。

孙泽洲提到了“五个研究院”,即1968年成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学院。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五大科学院的首任院长。

在许多人看来,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外国企业在中国圈地、拓展市场,加上通信行业的突然出现。对于孙泽洲的毕业生来说,外国公司、电信和其他高薪和热门行业无疑更有吸引力。"我的同学中,真正进入航空航天系统的人越来越少了。"

孙泽洲在选择了不同的行业后,很快了解到了真正的经济差距。“当我第一次以200元工作时,我的月薪是2000元,我的同学不能经常来。两次探访后,我感到很紧张。”

不过,孙泽洲表示,就薪酬而言,他相对来说是无忧无虑的。“我最不适应的实际上是从学校到单位的过程。在大学里,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当你来到工作岗位上,作为一个新人,你必须从基础学习开始,你会无意识地想,你什么时候能取得一些成绩和做一些成绩?”

这种每个人在进入社会时都会或多或少会有的小损失,对孙泽洲来说尤其明显。孙泽洲在大学里很有活力,有一种“学生恶霸”的风范。他既是固定奖学金获得者,又是学生*。然而,进入第五研究院后,孙泽洲开始在像太空飞行这样的系统工程中体验一种循序渐进的、程序化的工作状态。

“最初几年,我主要从事资源和实用卫星的测量和控制。”他说,“这些是相对成熟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正在消化、吸收甚至复制前人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尤其关键的是,当孙泽洲进入第五研究院时,中国航天工业整体上并不繁荣。“当时,国家投资相对较小,我们的任务相对较小,我们基本上没有加班。”

因此,尽管他知道自己是在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他现在的一步一步的工作将为未来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但孙泽洲还是忍不住觉得自己只是这个伟大事业的“冰山”,并没有实现他一直渴望的激情和雄心。

绑在嫦娥身上

2001年,孙泽洲在第五研究院的工作急剧加速。“在这一年,我开始熟悉嫦娥。”他说。

这个“嫦娥”就是著名的“嫦娥工程”。一般来说,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三大领域。在前两个领域取得良好成果后,中国已将注意力转向深空探测。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是月球探测。

2004年,中国启动了探月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项目是新时期启动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尽管“嫦娥工程”于2004年正式启动,但在月球探测的早期阶段,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演示研究。

孙泽洲仍然记得他第一次听到探索月球的想法时的震惊:“太远了”。

孙泽洲说,朱白圭先生是在1996年就中国的月球探测做了一份报告。“我以为还很远。当时,我们对卫星的研究周期通常是89年,有些甚至超过10年。例如,我参与的资源一号卫星已经是一颗相对成熟的地球轨道卫星,但直到1999年才发射。然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从我们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在这个距离发射卫星似乎还很遥远。”

然而,仅仅五年后,孙泽州已经开始参与这个有点“遥远”的项目的示范。

对于孙泽洲在轨TT&C系统的演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没有地面深空站支持的情况下解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远距离TT&C问题。“在进行项目论证时,我们没有深空站或深空站建设的论证计划,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地月距离的测控任务,这实际上对天线指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孙泽洲的印象中,解决天线问题的过程“起伏不定”,各种测试“重复进行”,直到2005年天线指标终于达到要求。“这时,我开始感到压力,因为尽管天线只是整个任务的一个方面,但除非天线问题得到解决,否则整个任务可能无法完成。”

对孙泽洲来说,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嫦娥工程正式建立之后。“在项目被批准之前,我的工作都围绕着与我专业相关的测控系统。项目通过后,我开始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副总设计师。一个是相对长期的专业人员,另一个是承担一些技术协调工作。"

对孙泽洲来说,职业跨度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赶快补课。多读书,多学习。如果你不明白,就去问别人。”

孙泽洲说话很轻松,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孙泽洲是一个知名的数据控制器,而且数据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疲劳能力。为了迅速从“门外汉”变成“专家”,加班成了孙泽洲生活中的常态。晚上10点和11点回家是正常的。

在孙泽洲看来,协调的难度不在于通常意义上的沟通和磨合,而在于整体设计的优化过程。应努力调动每个子系统的积极性。

例如,孙泽洲说,总的来说,他需要协调的不是一个系统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多个系统相互耦合的问题。然后,对他来说,首先,他必须知道这件事是什么,它的关键点是什么。然后,他需要在这些关键方面做出判断:哪个环节的突破和解决方案对系统来说是最好的?最后,为了与相关子系统协调和沟通,请他们提出要求,并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我不想我的要求太严格。"孙泽洲说:“因此,我通常会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和我的期望,尽量调动各子系统的积极性,鼓励它们尽可能朝最佳方向工作,并为相关系统创造便利。”

经过多年的努力,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

孙泽州这才松了口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为自己捏了把汗,因为嫦娥一号的发展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各种挑战层出不穷。幸运的是,那时我还年轻,不太了解恐惧。虽然我觉得负担很重,但我充满了信心。"

“不能带隐患去天堂”

接管嫦娥三号后,孙泽州“明白了恐惧”。

2008年3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全面开发,孙泽洲成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的总设计师。

从“嫦娥一号”卫星的副总设计师到“嫦娥三号”探测系统的总设计师,孙泽洲坦言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嫦娥一号,我是副总工程师,我得协助总工程师叶培建院士负责总体工作。俗话说,大树下乘凉好,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即使我真的没有主意,我还是可以去找叶总,他总会有主意的。然而,当我到达嫦娥三号时,我开始担任总工程师。然后我还得让每个人都觉得,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在,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然而,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有时我的心也会打鼓和犯错。”

孙泽洲解释说,嫦娥三号成败的最大风险来自月球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现有数据,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月球岩石碎片、粉末、角砾岩等组成的月球土壤。这层土壤又软又硬,当月亮落下时,特定的月球表面的地形无法完全确定,等等。,这可能会给着陆器带来危险。

“说白了,嫦娥三号的第一只脚是落在哪里,是落在坑里还是落在石头上,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判断。虽然我们也可以悬停以避开障碍物,但机动范围有限,除非我们找到合适的着陆地点,否则不可能像直升机一样悬停。如果这个范围内的地形更加复杂,那么我们执行任务的风险就会增加。"

嫦娥三号的第二大风险来自于大量新产品的应用。孙泽洲表示,卫星常用的新产品比例为20%~30%,嫦娥三号为80%,核心和致命部件都是新产品。

系统中的一些人开始担心:从卫星发射的历史来看,第一个模型出现问题的风险相对较高。嫦娥三号如何避免不良后果?

孙泽周告诉他的队友:“我们不能这么想,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质量。”

他要求:“只要我们能在地面上以哪怕是很小的概率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坚决不怕麻烦,我们必须纠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带着隐患上天堂。”

孙泽洲有一个信念:所有的麻烦和困难都必须解决,但代价是不同的。“我的经验是,只要问题得到解决,即使我之前熬了几天几夜,我也不会觉得累,也不想睡觉。我只觉得很开心。另一方面,如果问题不能解决,那就太累了。因此,我觉得累而无结果是最累、最累和最成功的,我感到欣慰。”

孙泽洲说,他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固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实上,并不是我的意识有多高,而是太空飞行的整体环境和氛围特别好。老同志确实在帮助和支持年轻人,愿意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成长的舞台。说这些年轻人的收入在社会上仍然偏低,但很多事情不能只靠金钱来平衡,我相信也不能只靠金钱来平衡。第五学院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让我们觉得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一个事业。”(原名“嫦娥三号设计师: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月薪只有外国公司同学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