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到*去办学 高校如何走稳走好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20:54:24
...

在扩大教育开放的新形势下,许多高校都在积极筹划和准备“走出去”开展海外教育活动。如何稳定地在国外办学越来越成为大学共同关心的话题。

大学在海外办学的新机遇

20多年来,大学一直在探索海外教育,并经历了一个属于*行政审批的办学自主权范畴的发展过程,直到现在还没有行政许可。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中国高校已举办128个*机构或项目(其中25个是取消审批后独立举办的)。这些机构和项目由分布在亚洲、欧洲、美国和大洋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省和直辖市的84所学院和大学举办。相关数据显示,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高校海外办学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邀请我国*和高校海外办学。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引进”合作办学。目前,根据国务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高等学校仍需获得*的行政许可。到目前为止,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多所大学和3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所大学共举办了2463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约90%属于高等教育。

这些数据和资料表明,在鼓励和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政策背景下,高校海外办学发展步伐加快,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国外大学办学面临的新挑战

在鼓励和支持海外高等院校发展的同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发出了加强标准化的信号。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院于2019年9月发布了《*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指南》,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提供业务层面的专业指导。由此可见,在鼓励和支持高校海外办学的同时,加强赛事期间和赛后的监管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政策趋势。

作为海外办学者,我国高校面临着以下问题:确定培养目标、选择合作伙伴、设立学科和专业、建设办学模式、签订协议和章程、制定培养目标、选择招生模式、学籍注册和管理、课程体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和科研、质量自我评价、授予学位、学校融资、管理和控制办学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政策指导。以及一系列操作性问题,如满足当地需求、适应当地文化、严格的准入标准、完善退出机制等。面临着被办学国家和地区以及合作大学、企业、社会组织等所认可的问题。,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准备评估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高校加大海外办学的探索和创新力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

高校必须主动到国外办学

根据你的能力计划和设计。收回在国外办学的步骤并不容易。高等学校应当科学规划、高水平设计,将海外教育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国内外资源,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科学规划目标,科学评估海外教育能力,深入调查办学地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环境,结合办学地高等教育资源和环境进行海外教育可行性分析。高校的海外办学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的领导,但这种办学活动绝不是任何部门或学院“承包”的。这是一个“顶层工程”,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和大局的重大事件。有了发展规划和“蓝图”,学校层面就要制定“建设路线图”,充分发挥全校的作用,调动各部门和相关院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具有优秀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建设团队”,确保“蓝图到底”。应该注意的是,在一些高校,国内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很难选择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良好的国际规则知识、专业能力和相应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确保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把保证教师的素质作为大学在国外办学的关键问题。

完善机制确保质量。办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国外办学的成败,而管理机制和课程教学机制则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管理机制的科学构建和有效运行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课程教学机制的高层次建设和不断创新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所有管理机制的改革和运行都应该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否则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甚至不利于办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国外运营的128所学院和大学中,非独立学院占了绝大多数。开展非独立的*办学活动,应当根据办学协议和章程,与*办学合作伙伴共同成立高效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海外办学的决策和管理,协调海外办学机构或项目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在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建立和完善海外办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外,还应根据海外办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组织教学。要实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度化和国际化,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标准、学位授予标准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制度和程序。

依法办学服务地方。一方面,高校应根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海外教育活动。同时,他们应该遵守中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坚持底线思维,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们要以开放促改革,促进高校自身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我们应该服务于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为办学地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许多国家、地区和大学欢迎并邀请我们办学,因为他们有现实的内部需求。数据显示,一些合作者明确表示,他们希望赶上中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快车。因此,海外办学应坚持互利共赢、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理念,准确满足本土需求。我们应该与中国企业合作“走出去”,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在当地办学,要熟悉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教育政策和学位证书制度,符合当地的办学标准,并与时俱进地灵活调整办学策略。实践证明,一些高校从办学地聘请国内律师和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和处理相关法律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反,法律服务的参与不足是缺乏当地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控制风险,确保安全。大学在海外办学时应该兼顾发展和安全。强化风险意识与积极开放、积极行动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对海外教育各方面潜在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不足,尤其是大学所在地的政治和法律风险,是海外教育抗风险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找出海外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防控政治安全风险、思想风险、财务风险、师生流动风险、法律摩擦风险等。;特别是要对一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因素高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当地环境,全面评估风险。在设计和规划海外办学系统时,应该有处理不确定性的空间。在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和制定办学章程时,应充分考虑主要风险点,明确并落实风险发生及其后果的法律责任。在风险控制方面,应坚持风险评估、预防为主、控制差异、沟通协调、启动计划和法律解决三项原则。

(作者:林金辉,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合作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本文是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80028“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改进和效率提高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