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将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做“奴隶”
获得第11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在过去的14年里,只有5个人获得了这个奖项。
昨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颁发了第11届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呼吸专家钟南山(右二)获得了成就奖。北京新闻记者吴江摄
北京消息——昨天上午,中国工程院召开第13届院士大会,授予第11届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该奖项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呼吸专家钟南山获得了该奖项。
据了解,自2002年成立以来,只有张光斗、石长旭、朱光亚、潘、钱、钟南山6人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成果奖。2006年和2010年的成就奖空缺。
在会议期间的一次采访中,钟南山表示,该奖项激励他“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更好奴隶”。他说几个月后他就要80岁了,成为一个“80后”和更年轻的人。该奖项将鼓励他进入人生创新的新阶段。
同日,范、等16位专家获得第11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孙泽洲等17位专家获得第11届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香港、澳门和*的候选人第一次被新加入光华科技奖。范、、和俞杰获得了该奖项。
■对话
“80后”钟南山欲打造亚洲最大的“呼吸中心”
■人物简介
钟南山
出生于1936年,著名呼吸系统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支持制定中国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非典和H5N1)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并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近年来,钟南山一直在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前线奋战。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新版《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指南》。
“呼吸中心”建设年底前开始
北京新闻:自2002年设立“成就奖”以来,只有6个人获得过这一荣誉。你很高兴赢得这个奖项吗?
钟南山:以前,获奖者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导。我只是一名医生,无法与工程领域的领导者相比。赢得这个奖项也是一个惊喜。
再过几个月,我将“更年轻”,很快就会“80后”。这个奖项鼓励我进入生活创新的新阶段。我还有几个愿望要实现。给我荣誉是对我更好的激励。
北京新闻:你的愿望是什么?
钟南山:我自己的愿望是建立亚洲最大的“呼吸中心”。目前,广东省和广州市*已经同意计划建设一个24万平方米的医疗中心。该中心已经与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大型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后(大约两年后),外国研究机构和大型制药公司将来到这里做一些研究和开发。
北京新闻:你认为建立这样一个“呼吸中心”的意义是什么?
钟南山:现在空气污染和传染病都会影响呼吸系统。我想建立一个集医学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大型平台。首先,我想做研究,包括烟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此外,我想做一些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的研究,比如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二是培养人才。此外,还希望引进国外大型制药公司和一些专家进行联合研究。
北京新闻:这个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钟南山:建设资金已经到位。预计它将在一个月内正式着陆,工程将在年底前开工。
供给侧改革也适用于医疗改革。
北京新闻:参加这次科技大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钟南山:我参加了1978年的科技大会并获奖。我还记得*在那次会议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38年前的会议相呼应,我认为这次会议将技术创新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就我而言,我从事医疗工作,所以我必须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便患者能够真正受益。我认为创新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创新就是落地,有结果。
北京新闻:在医学领域,你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的。你如何看待同样需要前瞻性的高端国家智库?
钟南山:我只是医学工程的一名院士。我认为高端智库应该对国家的战略和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医疗改革现在根本没有方向。
新京报:你之前说医改已经7年没有找到起点了?
钟南山:现在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但我越来越糊涂了。因此,我认为工程学院的资深智囊团,特别是医学专家,有责任就我们的医疗政策和医疗改革的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的医生不同于那些从事卫生经济的人,我们需要团结更多的人,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卫生改革方向。这是当务之急。我认为这对工程学院来说是非常紧急的。
新京报:你认为医疗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钟南山:我觉得很简单。现在我强调供应方面的改革。供给侧改革也适用于医疗改革。目前,大量的改革都是需求侧改革,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了一倍,非常好,惠及所有人,但在供给侧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最终,这家大医院的姓是公开的还是私人的,现在它被弄糊涂了。让我说,这个国家没有真正的公立医院。
北京新闻:你为什么这么说?
钟南山:现在*只给公立医院10%的投资。除了在建筑方面给予一些支持外,医院还得自己处理其他的维护工作。这样的医院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
目前,医务人员也没有热情。在当前医疗改革的错误方向下,广大医务人员已经从主力军变成了抵抗力量。
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投资应该在供给方面。
■消除疑虑
为什么成就奖空缺两次?
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工程院管理,旨在奖励在工程科学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做出突出成就和重要贡献的中国杰出工程师和科学家。每两年选择一次。自1996年第一届以来,已有234名院士和专家先后获得工程奖。然而,自2002年设立“成就奖”以来,只有6人获奖,2006年和2010年的成就奖一直空缺。
为什么获得“成就奖”的学者和专家如此之少?
根据规定,“成就奖”不单独提名,但必须从“工程奖”获奖者中选出。“成就奖”的获奖者由理事会审查,理事会原则上至少有11名成员。在评估过程中,中国工程院九个分院各推荐一名候选人,然后理事会进行无记名投票。“最高票数并不一定意味着获胜者将赢得该奖项。获胜者必须获得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出席的成员的支持才能当选。”中国工程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06年和2010年的成就奖空缺是因为候选人的票数没有超过三分之二。
这一版是由北京新闻的记者王硕写的
阅读更多
第11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
第11届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