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科技创新有能力担当第一驱动力的重任
本报记者潘
“十三五”计划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关键阶段。党*、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科技工作。今年的*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希望将其作为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关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推动力的科技*改革,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近日接受了《中国科学日报》记者的专访。
“十三五”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关键阶段。党*、国务院和全社会都十分重视和重视科技工作。你认为科学技术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科技工作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尚勇: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总书记就科技创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年“两会”*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都为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总之,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科技界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大与弱的矛盾突出。科技界必须加强对问题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全面进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大幅上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研发投入等指标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就令人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赶超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科技竞争就像逆水行舟。我们总是面临来自世界领先国家的追赶的强大压力。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不前进,我们就会后退。与我们自己相比,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横向来看,我国科技力量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特别是与世界创新力量的差距仍然很大。
目前,无论是在原始创新领域,还是在产业发展领域,由尖端人才和龙头企业主导的“赢家通吃”规则都很流行。领先一小步往往会引发竞争,这给后者带来巨大压力。目前,中国尖端人才的数量令人担忧,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数量不到世界总数的4%。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一项指标,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进入最新的“全球创新百强”名单,这与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两个第一,一个核心”的战略定位与“阿喀琉斯之踵”形成鲜明对比。科技界必须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明确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地位。
“两个率先,一个核心”的定位是国家科技工作发展的战略要求和高度期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创新能力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大经济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已经成为竞争发展的一个心病。尤其是与国家安全和产业竞争相关的核心技术自给率严重不足,芯片进口超过原油进口,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自给能力严重不足,成为供应方最大的短板。在主要装备和重点行业领域,我们的创新主要是基于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严重不足,缺乏基于原始创新的破坏性技术创新。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扭转局面,“第一推动力”的支撑作用将难以发挥。
面对“十三五”发展要求,中国科技创新正处于跨越门槛的关键阶段。此外,必须跨过这个门槛,没有其他办法。这就像20世纪50年代我们的“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研究一样。科技界必须振奋精神,再次肩负起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这是一项极其神圣和重要的国家使命。
第三,产业转型、新技术革命与中国的权力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共鸣频率相同。科技界必须增强弯道超车的紧迫感。把握胜利的信心是我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战胜困难的重要精神动力。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许多领域,我们已经从仰望变成仰望。即使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我们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变得俯视。目前,世界正处于新科技和工业革命的交汇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创新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赶超跨越的战略窗口期清晰可见。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在科技创新的新舞台和游戏规则的变化中抢占先机,力争在后阶段和后阶段赶超他人。
第四,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蓝图已经制定。关键是要密切关注它的实施。科技界必须加强其务实精神。*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规律,赶上时代变革的浪潮指明了主要方向。“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蓝图已经拟定,关键是要落实。科技界必须发扬钉钉子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不仅要有坚持不屈不挠的青山的毅力,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他们必须真正抓住铁,在岩石上留下脚印。
《中国科学报》:科技*改革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发展第一推动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需要加速的关键改革方向是什么?
尚勇:科技创新和*改革是一车两轮。*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务之急是打破*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拓宽创新路径。党*、国务院对创新和改革做出了明确而务实的顶层设计。“十三五”期间,应把深化科技改革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杠杆和起点,明确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打破制约创新的*机制障碍。
首先,应努力解决创新资源分散和低效分配的问题。落实科技*改革措施,解决创新资源分散重复的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各主体、各环节、各环节有机互动、协调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彻底改变九龙多领域治理和治水的科技管理模式。科技*改革抓住了宏观管理改革的关键。下一步是大力建立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打破部门间壁垒,消除阻碍协同创新的制度和机制障碍。解决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问题。从战略布局到总体布局,共同规划,相互参与,互操作。要妥善处理好竞争项目与稳定支撑的关系,改革科技经费*,加大对基础学科和科技前沿领域研究的稳定支撑力度,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努力实现基础科学的重大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二是着力解决创新力量优化配置问题。优化科技布局,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龙头,打造国家创新战略实力,推动科技实力系统布局。着眼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放眼布局,主动实施一批反映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力量,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通过资金支持和指导,科学研究人员的好奇心驱动的发明和创造得到了支持。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三是着力解决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环境优化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和学术环境,指出“环境好,人才集聚,事业兴旺;如果环境不好,人才就会分散,职业就会下降。”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优化学术环境指导意见》,提出了环境建设的五项任务。优化科研管理环境的关键是消除科研机构管理中“行政化”和“官本位”的弊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的关键在于减少对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优化学术*环境,必须大力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术争鸣,挑战批评。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深化改革中应系统推进。
第四,努力解决科技评估的导向问题。科技评价是激发人才创新和创业活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国家创新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深化科技评价取向改革,关键在于改变目前以论文为先、过分依赖SCI的取向,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服务国家目标的正确取向,形成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力和学科进行科学分类和差异化评价的科技评价体系。重点是改革评价标准,纠正纸面偏差,激励创新主体,全面落实评价自主权,建立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评价机制,改革宏观管理,加强第三方评价。
第五,努力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要牢牢把握创新和转化的指挥棒,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成果评估机制,落实成果转化办法和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突破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充分激活机构、人才、设备、资金和项目,完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制度机制。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开辟科技强国、工业强国、经济强国、强国的通道,通过改革点燃和释放创新活力,让各种创新资源充分流动。
《中国科学报》:去年以来,**系统部署了深化科技协会制度改革。你认为科学技术协会的组织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将发挥什么作用?
尚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技工作者的家园,是连接7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党和*的桥梁。前不久,*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深化科协*改革方案》,为科协围绕*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组织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做出贡献指明了方向。
科协的核心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服务”,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和*科学决策”。“服务科技工作者”是核心。要更加广泛地联系科技工作者,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他们的利益和关切,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切实体现“建家交友”的功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走党的路线。
“十三五”期间,科协将全面推进平台型、开放式和枢纽型组织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和碰撞,鼓励跨学科和融合,构建社团联合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援助项目,积极推进合作创新。深入实施国家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学普及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达到10%,夯实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基础。**明确要求协会成为国家高端科技创新智库,这是协会“四项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密集型优势,着力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改革,加强决策支持,逐步形成具有科协组织特色、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高端科技创新智库。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推进“十三五”科技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尚勇:*秘书长多次说过,一个部署点和九个实施点。这是**在执行科技改革和发展任务时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方法论,也是正确执行任务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今年是“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这是实施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的关键一年。改革规划是关键,而实施更为重要。关键在于选择突破口,抓住关键,准确发力,使重大改革任务能有效发挥拉动和动员全身的作用,促进小点小面全面任务的深入推进和落实。
同时,科技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要与经济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协调,为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目前,改革已日益进入深水区。当前利益格局调整势在必行,改革难度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和行动意识。我们不仅要支持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积极分子的角色,而且要坚持青山不放松,铁要刮,改革措施要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