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绘制未来15年农业科技路线图
农历新年过后,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进,技术创新仍然是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驱动力。即使是人们印象中最“土”的农业也必须参与其中。
然而,最近发布的2017年*“一号文件”的重点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事实上,近年来,**的“一号文件”一再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谈到农业,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一个涉及10多亿人口的农业将何去何从?
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2030年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正如原农业部副部长、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嘉阳院士所说,一步一步跟踪国际研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抓住第一个机遇,提前部署,跨越发展。这也是他领导未来15年中国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的初衷。
据介绍,该战略是由200多名专家组成的团队,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分为12个专题研究小组,自2014年以来历时近两年完成。该战略着眼于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内外部环境,希望为未来15年中国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绘制一幅路线图。
技术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一半以上的负担落在科学家身上
《战略》提到,中国农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严重依赖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然而,该战略表示,近年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紧张。
因此,科技带来的农业经济增长正在上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团队建立了一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模型。根据他们的计算,自198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每个“五年计划”期间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八五”至“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5.36%、32.96%、40.30%、46.64%和54.22%。
其中,200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首次超过50%。自2013年以来,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55%以上,2015年达到55.8%。赵志军的团队说,这表明在农业产值的增长中,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明显超过了其他因素的贡献之和。
这是一个转折点。
李嘉阳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增长1%,2015年达到近56%,表明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向农业科技推广转变。
令人欣慰的是,它也使研究人员感到压力——坦率地说,其他因素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对农业科技支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半以上的负担都在科学家身上。
“可以说,科学技术是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为人民“造米”、为农民“赚钱”、为农村“造绿”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梅说,“三农”问题是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问题。随着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三农”建设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进步。
那么,农业科技进步具体包括什么呢?
根据赵志军的团队,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它还包括农业政策和经济管理技术,以及农业服务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包括良种推广、栽培育种技术、植保技术、机械化技术、低产土壤改良等。
相应地,低产土壤改良、新经济*和生产资料服务的贡献率较低,成为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短板。该小组认为,这些方面将是下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重点和突破点。
在接下来的15年里,做五件重要的事情:确保“舌尖安全”
在该战略中,科学家们对未来将面临的农业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制定了一个“药方”。综合起来,有五大发展问题,可以说是未来15年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饱足”问题。尽管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12年连续增长”,根据该战略,粮食安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例如,粮食收购和储存安全和减少损失技术,新的粮仓安全储存技术和配件,减少损失,质量和保鲜储存技术等。
第二件事是吃好,也就是说,吃得安全。根据该战略,“食品第一、安全第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依靠科技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当务之急。
遗憾的是,从目前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储备和技术平台建设仍存在“大差距”,如危险源不清、污染法律不明确、监测技术缺乏、风险评估缺乏、标准依据缺乏、动植物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等。
梅表示,未来15年需要农业领域的科学家,依靠科技创新确保“舌尖安全”,这必须有效控制农药残留、激素和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问题。
“吃好”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吃好”。正如梅所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营养与健康的关注,人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关于膳食摄入满足人类营养需求的研究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突破,以提高所有人的营养健康水平。
其他三件大事是确保生态安全,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互联网+农业”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其中的技术装备水平值得一提。
根据该战略,中国农业机械设备的类型和性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核心技术为发达国家所掌握,90%以上的大型农业设备是进口的。因此,《战略》提出,未来15年要努力攻克信息感知、决策与智能控制、测试与检测、精细生产控制、关键零部件和多功能关键设备研发等智能农业机械设备技术。
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扭转被他人控制的局面。
梅告诉记者,从纵向来看,中国农业科技在过去10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赶超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从横向来看,中国农业科技与国际同领域发展仍有差距,同时中国国内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放眼世界,智能农业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明朗,但目前我国仍处于以农业机械为生产资料的机械化农业阶段。
但现在是一个机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当前,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现代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新的农业产业,催生颠覆性的农业科技。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已经显示出革命性突破的迹象。
他说,中国农业领域的科学家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成为几个重要领域和关键方向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牢牢把握农业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农业综合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了它的目标。很明显,到“十三五”末,研究院将建成6个以上的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30个左右的国家农业科学技术中心,以及173个科技创新卓越团队,以解决工业发展急需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这些都反映在《计划》和《战略》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梦山表示,这一战略不仅是科学院的计划,也关系到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他希望通过这一“战略”给农业科技人员一些启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突破。
梅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资源配置上也体现了这一战略目标,如最现实的资金配置:今后,该院80%以上的独立经费将用于建设科技中心和一流研究所。支持优秀团队的资金高于普通团队的50%。
然而,从整体市场来看,这些数字仍然很小。在该战略中,他们建议到2020年,农业研究投资在全国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得低于1.1%。
上一篇:宫颈癌筛查又有新途径
下一篇:中国农科院1亿元启动自主科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