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佛教导论
佛教、基督教和*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把佛教说成是一种宗教只是一种流行的权宜之计,但事实上它突破了对般若智慧的无知和烦恼,实现了菩提(开悟)之路。佛教在历史上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世界上许多人。但同时,佛教对人类社会也有很好的影响。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
佛教的本质是佛教的核心。
心在佛教中有许多名称:真我、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集、完整性、真面目、地方风景、大圆镜智慧等。一颗心的真正含义是不可思议的,即禅宗的“心是好的,心是坏的”,禅宗的“开是错的,话是坏的”。
在这里,我不得不引用莲池大师的话来做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的,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比喻。所有用来描述心灵的隐喻都是*的。让我们用一些似乎与心脏功能相似的东西来描述它。它使人们或多或少地理解了心的概念,但我们不能认为心真的像什么东西。
让我们举个例子。例如,我们都知道镜子可以看东西。当事物不面对镜子时,镜子不会把事物的图像带入镜子。当事物面对镜子时,镜子不会因为事物的喜欢、不喜欢、美丽和丑陋而憎恨和喜爱。当一个物体离开镜子时,镜子将不会在镜子中保留该物体的图像。
圣人的心总是平静而闪亮,沉默是一尘不染的,闪耀无处不在。这颗心既不能住在里面,也不能住在外面,也不能住在中间。三际是空的,没有什么可住,也没有什么可做。因此,用镜子来描述心脏仅仅是为了获取它的一些相似之处。毕竟,镜子是一个无意识的物体。心像镜子一样无知吗?此外,镜子在黑暗中会失去功能。它怎么可能比一个聪明、清晰和真实的身体更好呢?它能专注于一个人的内心,经常在沉默中发光。通过类比,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比喻,无论是宝珠还是虚空,事实都是一样的。
佛陀的定义
“佛”是无量佛的一般含义,是广义的。我将试着把“佛”定义如下:
“佛”是一种理性、情感和能力同时达到最满意状态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一个人的理性、情感和能力同时达到最令人满意的状态。换句话说:佛陀是一个拥有大智慧、大悲伤(或所有智慧、所有悲伤)和巨大力量的人。请注意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佛陀不是万能的,佛陀不能给我们解放,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仍然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解放。佛陀不能把我们送上天堂,也不能让我们下地狱。给“佛”下定义真的不容易。
简而言之,佛陀是“觉醒的人”,“觉醒的人”和“觉醒的人”从梵语音译为宝塔,佛陀等。佛陀是佛陀的简称。也许更具体地说,应该说佛陀是一个对宇宙生命的基本原则有透彻理解的人。还有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简明定义,即佛陀是一个有意识地感觉自己做得很好的人。换句话说,佛陀是一个已经认识到自己并能帮助他人认识的人,而这种意识(觉知)和对他的工作(实践)的觉知同时达到了最令人满意的地位。
佛教的精神和特征
如果我们将佛教与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进行比较,很明显,佛教与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为了便于解释,我将它总结为十点,也就是说,佛教至少有以下十个特点。
第一个佛是人,不是神。
纵观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除了佛教,没有一个宗教领袖不把自己装扮成超人的“上帝”。这位神能召唤风和雨,把石头变成金子。他主宰着人类的善恶。他控制着一切事物的生与死、荣与辱。人类只能在他面前爬行,赞美和颂扬,把所有的成就和荣耀归于全能的上帝,相信他有能力上天堂,那些反对他的人只能堕入地狱,没有辩护和抱怨的余地。
然而,佛教领袖释迦牟尼在他的第一句话中说:“我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我想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我”这个词“我是唯一的”并不仅仅指释迦牟尼,而是指所有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类在宇宙中是不屈不挠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不需要服从任何人或任何超越人类的上帝。释迦牟尼把他的意识、成就和造诣归功于他人的努力和才能。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成败、荣辱,取决于他自己的行为、善恶和努力。没有人能把我提升到天堂,也没有人能把我推到地狱。
赞美和赞美不能与痛苦和幸福分开。只有退下来培养自己的心灵,才能净化和升华自己的人格,享受安逸的快乐。释迦牟尼不能像政治改革那样把石头变成金子。他主张“想收获什么就种什么”他不能让一棵莲蓬树长出苹果。如果你想收获苹果,你必须先播下苹果的种子。释迦牟尼只是告诉你如何去培养,这样你在将来会有丰硕的收获,但是培养工作仍然需要你自己去做。梁启超先生在他的文章《学习的兴趣》中不是也用了这个比喻吗?他说冬天的太阳很舒服,但是"虽然太阳很好,你必须自己晒,但是别人不能。"释迦牟尼说了四十九年,讲了三百多次佛经,无非是指出一条“成佛之路”——为自己创造最完整、最完整的智慧和人格。然而,这条道路需要毅力、智慧和毅力。因此,佛陀说:“你必须做你自己的工作,因为我只教你该走的路。”成佛没有捷径。练习有点功夫。“没有一些冷骨头,你怎么能让梅花闻起来香呢?”
上一篇:天津大学设创业学位
下一篇:量子计算机将更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