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共育地学菁英
■我们的记者严旭,卢伟通讯员
又一个毕业季节。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第一个地球科学精英班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毕业答案:该班61名学生中有31人被送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深造,17人被送到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其他大学攻读研究生。
6月13日,在蓝色学院的旗帜下,第一届地球科学精英班的61名毕业生重申了他们对青年的承诺:“做一个空中人,要聪明,要做事。”:和谐互助,*飞翔;努力学习,做一个栋梁。"
整齐而坚定的声音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批“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他们为校内外的教师付出了太多心血。
迈出联合培养的第一步
如何打开科教联合培养优秀大学生的第一扇门?如何实现科学与教育的真正融合?
2012年4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建立C2科教战略联盟的合同,为培养地学领域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提供了具体的“药方”。
2012年6月,根据《C2科教战略联盟》协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八家地学相关研究所正式成立。
2012年8月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加入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教育行动计划”。同年9月,地球科学精英班成立,来自全国26个省的59名学生正式入学。
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可以选择最好的老师上课。没有固定的专业方向,但是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方向:为大学第一年打下基础,从第二年开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和技术这四个学习方向。成绩突出者毕业后,可选择免试或全国统考,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或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地球科学精英班的学生就不同了。
科学与教育的融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了更好地与中国科学院高质量的科研资源合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先后开设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导论、中国科学院高级地球科学等课程,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授课。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倪思道多次参加地球科学入门课程,为学生提供自愿的学术指导,帮助他们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在他的带领下,2013级学生王硕凡、2014级学生陈玉林等人都加入了他的学校,立志从事地球物理研究。
如今,地球科学导论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教学的一个品牌和亮点。近80名学生选择了中国科学院的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暑期学校、大学生暑期科技夏令营、短期科研实践培训项目……每年夏冬,李四光大学都会组织学生团队或个人“走进中国科学院”,亲自体验科研院所的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和教育模式,同时邀请中国科学院的导师讲授入门课程并提供学术指导。
事实上,李四光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将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在中科院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实践。
李四光大学2013级学生蒋守一,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重点项目——“吐蕃缺氧对*年多剖面有孔虫的影响”。他告诉记者:“科学研究让我认识了“有权势”的老师、资深的兄弟姐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获得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我很自豪能成为李四光学院的学生。”
地理精英的协同、增殖和聚集
与其他班级的固定组织体系不同,地球科学精英班从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分班-补班”的机制,将学校精英班的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分班,同时通过考试将学校一年级的少数合格学生加入精英班。
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学年的平均成绩低于2.8,并且某一科目不及格,他可能会被转到其他学院。同时,学校相关或类似专业的优秀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精英班的补充面试。
2012级学生高垲通过“分流-补充”进入地球科学精英班。今年,他被成功护送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现在他提前去了研究所,加入导师的团队进行科学研究。
“从大二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所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打下了非常坚实的专业基础。可以说,合作教育的结果已经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高垲说。
在合作教育模式的培养下,李四光大学六个班的平均成绩均在3.0分以上。许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高中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和其他竞赛中获奖。许多团支部和班级获得了学校的各种荣誉称号。数十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了创新和创业实践培训项目,为所有学生树立了榜样和榜样。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为精英阶层付出了巨大努力。30多位专家和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先后在我校讲学。近百名专家学者在夏令营、毕业设计、科学实践等环节对学生进行了精心指导。可以说,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为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四光学院院长尹昆龙告诉记者。
“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内生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精英地球科学班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未来,该校将继续探索科教融合和科研创新的新模式,让更多优秀人才在科教融合的旗帜下,一个接一个汇聚。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6年7月14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