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20:07:26
...

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中国大学毕业生2015年就业报告

2013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就业人数不断创新高,而且“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节”年年都在使用。但是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是什么呢?说话需要事实和数字。

马科斯研究所最近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其依据是马科斯在2014年大学生毕业6个月后的研究及其在2011年大学生毕业3年后的后续研究。报告用数据回答:刚刚毕业半年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后劲是什么?本科和高职毕业生需求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记者请马科斯公司创始人王伯清解释一下报道的一些内容。

毕业三年后,回报显而易见。

[核心数据]六个月后,最近三届毕业生的月收入增加了14.4%,三年后,2011届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3487元)比2013年(3250元)增加了237元,比2012年(3048元)增加了439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三届增长了14.4%,三届增长了12%。其中,2014年本科毕业生人数(3773元)比2013年(3560元)增加了213元,比2012年(3366元)增加了407元,比3届增加了12.1%。高职院校毕业生2014年(3200元)比2013年(2940元)增长260元,比2012年(2731元)增长469元,三届增长17.2%。从最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在六个月后呈上升趋势。

毕业三年后,2011年大学生的月平均收入为5484元(本科生6155元,高职院校4812元)。这比毕业后6个月的月收入(2766元)多出2718元,增长了98%。其中,本科增加3104元,增幅102%;高职院校增加了2330元,增幅为94%。虽然大学毕业生起薪的增幅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但大学毕业生工作后三年的工资比起薪增长了98%,大大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增长的17.4%。

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回报不是在毕业后立即反映出来的,而是在毕业后3年才显现出来的。就收入而言,上大学比不上大学有更大的优势。

[核心人数]2011届毕业生的升学率在3年内超过50%。最有助于提升的大学活动来自课外活动。

57%的2011届大学生在毕业后3年内得到提升,与2010届的情况相同。其中,本科生的比例为54%,低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比例(60%)。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有助于提升的大学活动主要是课后自学(包括培训)的知识和技能(45%),以及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36%)。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有助于就业的大学活动主要是假期实习/课外兼职(33%)、扩大社会交往(33%)、课外自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32%)。

[解读]大学教育的回归体现在毕业生相对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上。毕业后3年左右,他们的收入和工作晋升会更加明显。因此,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评价不应局限于毕业,而应跟踪调查长期的就业质量。建议高校增加毕业生就业质量中期跟踪指标,让家长和社会了解高校教育回报的长期性。高校还需要对毕业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进行评估,并将其用于培训定位和课程改进,重点是培养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等“非知识技能”。

个体企业家的比例持续上升。

[核心数字]2014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2011年大学生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是毕业时的2.4倍。

2014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比2013年(2.3%)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年(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年(1.2%)高0.8个百分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年(3.3%)高0.5个百分点。从最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出持续且较大的上升趋势。

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但是调查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主要原因。2014年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最重要动机是“实现创业理想”(本科生48%,高职院校45%),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创业项目”(本科生和高职院校均为18%)、拥有良好的未来收入(本科生为10%,高职院校为13%)、被他人邀请创业(本科生和高职院校均为9%)。 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因为“理想是成为企业家”、“有好的创业项目”、“有好的未来收入”和“被他人邀请创业”)占企业家总数的85%。 然而,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的比例很小(本科生为7%,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6%)。

*对创业的资助一直在2%以下,*应该落实资助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2014年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属的投资或贷款和个人储蓄(大学生80%,高等职业技术学院78%),而来自*资助(大学生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和商业风险投资(大学生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的比例相对较小。

毕业后3年内,越来越多的人将开始自己的事业。尽管一些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的人退出了,但与三年后毕业时相比,2011年创业的学生比例(5.5%)增加了2.4倍。其中,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增长了2.3倍,高职毕业三年后增长了2.5倍。

[解释]调查显示,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创业。创业教育的回报也需要时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综合开发”、“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重点群体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创业指导服务等9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将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始显示出“重心下沉”

[核心数字]2014年私营企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50%,比2013年高出5个百分点。60%的高职毕业生受雇于地级以上城市。

“私营企业/个人”是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雇主类型。50%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受雇于“私营企业/个人”,65%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受雇于“私营企业/个人”,均高于2013年(本科院校45%,高职院校63%)。私营企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比例正在上升,比2012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46%)。

根据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城市类型,在过去三年里,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2014年为54%,2012年为50%。同期,本科水平基本持平,地级及以下城市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比例从52%上升到60%。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城市分布已经初步出现了“重心下沉”。

从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和主要行业两个指标来看,医疗、教育、建筑三个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在过去几年明显增加,而金融和制造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则明显下降。在过去五年中,医疗、建筑和运输三个行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加,而制造业和能源两个行业的需求有所下降。

[解释]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珠三角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了11%和8%,迫使雇主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印度或越南,该行业对高级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是制造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这些毕业生不能通过学校培训和自身努力,满足现代服务业(如医疗保健、教育、金融)和高端制造业对知识、技能和成就方面人才的要求,那么毕业生供应与产业升级不匹配的风险就相对较高。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从一开始就是“重力下沉”。如果这方面的政策指导得到加强,大学毕业生的目的地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不匹配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原标题:马科斯研究所对2011届毕业生的3年跟踪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