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农民院士”朱有勇带科研团队下地踏出脱贫路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21:08:08
...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不是第一个参与扶贫的人,但可能是当前“扶贫大军”中第一个招收农民、亲自授课的院士。

今年秋天,他创办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组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班”。前240名学生都是来自十几个乡镇的农民。在课堂上,这些学生没有学习英语,没有学习“种子从哪里来”和“如何培育幼苗”。相反,他们花了大部分时间和院士们一起在田里学习“如何种植土豆”和“如何饲养家畜和家禽”。

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惊讶”:院士能比农民更了解农业吗?换句话说,面朝黄土、面朝上的农民还需要学者来教他们如何耕作吗?

"农民院士"说:"不管你是院士还是教授,归根结底你都是一个能种庄稼的农民。"

少对别人说实话,多向别人展示成果。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它以东部的澜沧江命名。夏天每隔一天下雨。人均耕地近6亩。无论是热、水、雨还是土地条件,都可以称之为“优越”。因此,朱有勇感叹道:“有了这样的自然资源,这个地方不应该穷!”

然而,另一种情况是,该地区的拉祜族是一个“直族”,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许多农民长期依赖天气,只种植少量的玉米、大米和甘蔗。它们在冬天基本上被遗弃了。在该县的497,000人口中,133,300人没有摆脱贫困。

朱有勇带着他的研究小组来了。他手里还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可以转化为土地的科研成果,另一件是文化和技能。“先帮助穷人,再帮助聪明人”,“我们应该用手教育农民的朋友”,“种下土地”和“不要浪费一英亩土地”。

然而,当朱有勇第一次把“冬种土豆”的消息带给澜沧县朱塘乡郝智巴时,郝智巴村的许多村民都摇头:“冬种土豆?真不敢相信!”

这包括村民李咋袜子。根据他的陈述,土豆以前从未在冬天种植过。此外,他们会卖给谁?

朱有勇心里有个想法:澜沧县地处亚热带,“冬天没有严寒”。为了避免因降雨而导致的疾病多发期,在初冬种植蔬菜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很难向“相信经验”的农民清楚地解释这些原则。

他选择用事实说话。在当地*和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委会的支持下,朱有勇启动了100亩冬种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

事实上,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冬季土豆种植在闲置的土地上,这并不影响其他季节的作物种植。一旦产生收入,就是“净收入”。没有必要担心冬季土豆的市场。根据朱有勇的说法,冬季马铃薯在11月和2月播种,第二年的3月和4月收获。有了这个“时间差”,澜沧县就可以成为全国最早的新鲜马铃薯产地之一,不用担心市场。

“朱有勇”这个品牌引起了许多蔬菜批发商的注意。他们总是打听这位“大院士”的下落,看看他在哪里建立实验场,在哪里可以生产新产品,以及哪些产品可以成为菜地的“爆炸品”。

河南信阳的农民陈万武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年到头都在北京新开发的地区做蔬菜批发生意,现在他已经基本上“承包”了澜沧县的冬季马铃薯市场。

村民刘泽培“买了3亩地的股份”来种植冬种土豆,并成为这个示范项目的参与者。现在,他的收获是“多收入近1万元”——相当于他家前一年的收入。

刘泽平说,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土豆”。他们在其他季节种了一些土豆,但是“它只有鸡蛋那么大”。今天,最大的土豆重两公斤。

朱有勇说,这场“战役”可以用三个数字来概括:亩产达到3吨,农场的收购价是1公斤3元,平均亩产是9000元。直接结果是,十几个农民摆脱了贫困。

“农民院士”的名声已经传开了。

今年冬天还没有到来,村民们已经排队加入示范种植项目。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骏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朱有勇已经14次访问了浩智坝村,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在村里,朱有勇“与农民交谈”和“教授种植方法”的村活动室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科技学院”。

扶贫不仅是所谓的“奉献”,也带来科研成果。

当然,朱有勇并不是独自做这些事情的。他把他的科研团队带进了“扶贫大军”。

四年前,年轻的女医生魏薇跟着导师朱有勇走了五六个小时,放下行李,走向田野,她有些困惑:“她是怎么开始她的医生生涯,开始整个国家的?”

朱有勇不仅了解农民,也了解他周围的研究人员:“他们还年轻。如果他们来帮助穷人,他们只谈论“给予”,这对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未来前景没有帮助。谁有动力来?”

进入澜沧县的思茅松林,一种叫做三七的多种中药正在这里生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澜沧县竹塘乡副乡长毛汝智博士说,一旦实现大规模有机种植,预计亩产可达50公斤至80公斤,村民每亩林田和田七可挣5万元至15万元。

然而,种植三七存在一个问题,即在种植一种作物后,三七不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种植超过10年。农业称这种现象为“连作障碍”。根据朱有勇的说法,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解决“连作障碍”的方法,但收效甚微。现在,在他的科研团队和思茅松林下自然环境的帮助下,他已经克服了三七育苗中“连作障碍”的最后困难。

“要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是一项巨大的科研产出,对农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什么不呢?”朱有勇说。

事实上,他自己的“著名作品”也来自这片土地。

有一次,朱有勇在云南石屏县出差。路边田里的奇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稻瘟病发生在一些稻田里,而在其他种植不同高度和高度水稻的田里,稻瘟病的发生非常轻微。"这个门道与农民有意无意种植两种不同的水稻有关吗?"

朱有勇开始了试验,并在试验地进行了小区试验,根据不同的间作方式和组合进行种植。这种看似简单的种植方法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2000年,朱有勇小组关于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植物保护界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同年,该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成果。

这是朱有勇教授的团队发现的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机制:“所有物种都是相互兼容的。我们将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规则,并合理地分配它。”

他说:“我们的成就来自农民,我们必须回报他们。”为了让农民们明白,他特别创作了12个字的押韵诗:日子变长了,地面变宽了,线条变直了,位置也变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改变播种季节,打破传统的农业结构。在过去,它曾经是分散的种子。现在,科学地排排行距。今年我们将在这里种植这种作物,明年我们将种植另一种作物,以减少疾病,实现稳定、优质和高产。

“如果你能帮助你的兄弟农民解决他们的问题,一起用大碗喝酒,吃大块肉,这就叫做幸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班”的招生现场,朱有勇总是问被采访的农民一个问题:他们会唱拉祜族歌曲吗?如果对方回答“不”,朱有勇建议他“回去学习”。

这在朱有勇看来非常重要。“我不是学究,”他说。“我在农村长大,与农民和农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知道农民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应该一起制作,自然地享受乐趣!”

朱有勇原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名农民,年轻时是生产领导。1977年,*后的第一次高考,他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一生都在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

用他的话来说,这种经历首先是“逃离”农村——农村太苦了,许多人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他们错误地学习了农业,最后回到农村,成为一个“更好的农民”。

当被问及他对“农民教授”这个头衔的看法时,他说:“当教授也可以和农民一起解决农业问题,也可以和我们的农民一起用大碗喝酒,和农民一起吃大块肉,一起抽罐头。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起初,村里的农民“敬而远之”,远离大学的院士。现在,他们见到他时都叫他"朱院士",说他是一个好的庄稼汉。

今年夏天,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系主任杨·跟着来到这个村子进行研究。他目睹了村民们在晚饭后拉着朱有勇,不愿让他走:三两个村民拉着朱有勇的手,十几个村民围在外面,几十个村民跟在后面,有些人手里拿着酒,唱着当地的民歌“真的很难忍受”——你留下了那种像壁炉一样燃烧的感觉,还有很多酒要喝。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分开,这是多么的悲伤和悲伤……”

杨拍摄了这个场景,视频仍然存在于他的手机里。有时候,他会把它翻出来,提醒自己:“一个科学家,做这件事,也是值得的!”

朱有勇的学生郭文峰仍然记得他和他的同学问朱有勇:“老师,你的印象中有什么感人的东西吗?”

朱有勇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有一次,当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一个农民给了我一桶土豆。我非常饱。”

在郭文峰的记忆中,当朱有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很平淡,但却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