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专刊:科研评估,放大镜下的中国科研
中国可以从重新考虑评估和资助年轻研究人员的方法中受益。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天的《自然》杂志关于中国科研评估环境的特刊上。撰写该评论文章的中国青年学者王传超强调,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为新毕业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机会,以避免年轻研究人员外流、长期留在国外或完全脱离科研。
这期名为《科学研究评价:放大镜下的中国科学研究》的《自然》杂志专刊,源自去年10月由《自然》杂志、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举办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国际研讨会”。本期特刊内容丰富,文章形式多样,包括反映中国科研状况的专题报道、评论和分析,并采纳了研讨会的观点和相关辩论。
“科学研究的评价和评价是一个适时的话题,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第二大国,正在改革自己的科学研究评价方法和制度,以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并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对创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麦克米伦科技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969女士说。
三位与会者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科学研究评估的看法: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博士强调需要更恰当地评估年轻学者的学术潜力;英国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创新和技能部主任大卫·斯威尼博士比较了中国和英国的科研评估体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安东尼·契瑟姆博士概述了中国是如何通过招募和资助科学家来促进科研产出的大幅增长的。
中国科学院的一篇专题报道调查了中国最大的科研机构是如何在科研评估中从定量标准和排名向更注重质量的方法转变的。
《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大中华区自然出版集团董事尼克·坎贝尔博士说:“评估科学研究质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通过这份专题报告,我们打算激发中国科研界思考和辩论什么是基于中国的具体条件和适合中国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全景展示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科研资助和评估体系。”
来自陈香梅和曾璇的两位研究人员在《自然展望》特刊上描述了她们作为中国女性科学家所经历的变化。一位香港研究员比较了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评估体系。本期特刊还讨论了中国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以专题报道形式进行产学研结合方面面临的挑战。
阅读《自然》特刊
上一篇:富贵竹长太高怎么办
下一篇:富贵竹叶子软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