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科普小知识2022-08-03 09:48:07
...

5月4日,*同志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没有紧跟他人,就不可能成功。套用这里的话,越是国家,越是世界。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剑桥,但会有第一个著名的中国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大。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和学术研究经验。我们也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办大学。”本文指出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对我们的办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问题上会有某种“后发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曾提到“后发劣势”,即后发发展中国家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模仿发达国家的空间,并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但是,如果这些国家仅仅坚持模仿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根据本国国情和民意进行改革,它们的长期发展将充满隐患,甚至面临失败。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延续了近代以来的“新学”传统,实质上是一种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立的后发外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只模仿技术、方法或总体结构和系统,而不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和环境,很容易导致“落后劣势”。如果中国的大学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和追随西方大学的水平,就无法真正成为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就无法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也无法产生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努力适应中国新兴世界大国的地位、责任和影响,也应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突破“后发劣势”,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大学实际情况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那么,如何定义“中国大学”?涂又光先生曾问:中国办的大学应该是“中国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大学”?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是“中国”大学应该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学术上独立,应该坚持和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一些学者认为,那些谈论当今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乏的不是一种“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事实。对于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来说,文化意识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意味着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了解其起源、特征和发展趋势。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对全球化趋势的回应。这是世界倡导“和而不同”理念的具体体现。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化回归”。它不仅意味着“复古”,也不是鼓吹“全盘西化”。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接触到的各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这个新兴的多元文化世界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然后,通过自我适应和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人们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共同建立一种相互承认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共存规则,在这种秩序和规则下,所有文化可以和平共处,各抒己见,共同发展。”由此可见,自知绝不是自我封闭和自我满足,而是在充分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获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适应新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早在现代教育和学习在中国兴起的时候,许多知识渊博的教育家和学者就意识到了“文化自觉”,并呼吁发展中国原有的教育传统。蔡元培非常希望将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与现代教育道路相结合,因此认为废除书院制是引入新制度带来的最大遗憾。陈寅恪曾说:“它在思想上确实能形成自己的体系。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一方面必须吸收从其他国家引进的理论,另一方面不要忘记自己国家的地位。”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认为,引进外国文化教育不能不注意中国的学术传统和国情。他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强调文学艺术,不谈教学原则”。其中,“崇尚科学”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强调文学艺术”是指学习广义的东西方人文知识。1905年的《复旦公学章程》明确规定,任何有意拒绝汉学的考生,即使被录取,也将随时被开除。这是用制度来维护中国文化精神的。

大学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实和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认识,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行动使命,去培育和重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新文化。世界一流大学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个性。埃利奥特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校长40年,他说,“在任何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往往是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特征。”“一所真正的大学必须是源于自己国家的种子,当它繁荣成熟时,不能从英国或德国移植过来...美国大学从一开始就绝不是外国机构的翻版。”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拥有世界级大学的人都有基于共同理念的独特大学模式。美国、早期的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后来的日本都是如此。不同国家的大学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孕育着一个国家最丰富的文化积淀。他们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出发,寻找制度创新的生长点,然后开发不同于西方大学的新制度和新模式。中国大学应该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意识、自觉履行自身文化使命、体现自身文化责任的场所。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全球的角度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制定一个宏伟的战略,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一所一流大学有文化责任,那也是只有一流大学才能承担的文化责任。这种文化责任体现在坚持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保护和引导社会精神和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背景下,也必须体现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中。目前,中国已经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汉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但是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还远远没有普及和传播。就物质条件而言,中国大学正迅速赶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一些大学甚至可能超过世界级大学。但是,我们在观念、*和机制上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我们在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提出问题和发出声音的努力需要得到加强。我们的观点被他人理解、采纳和相信的程度仍需提高。

季羡林有所谓“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他认为,“21世纪30年后,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渐让位于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悟性文化,悟性文化适合研究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综合判断来组织。当今世界的许多事情不再是孤立的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形式逻辑推理来解决。因此,季羡林认为,在21世纪,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应该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我想补充一点。吸收了古希腊传统理性精神和逻辑思维的中国悟性文化应该成为21世纪的主流文化。这确实符合“文化意识”的本义。世界文化从来没有轮换过,但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一种新文化时,它才能主导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有着悠久而坚实的教育和学术传统。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性地改造和发扬这些宝贵的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再局限于落后和外生增长的模式,实现从理念、范式到制度和环境的根本性创新,探索建设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我们希望中国一流大学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肩负起神圣的文化使命。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