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桥梁·栋梁·脊梁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前,茅以升受命主持钱塘江大桥的建设。为了建桥,他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面对“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空中有日本飞机”,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忘记了所有的食物和睡眠,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解决桥梁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最终,他们打破了外国专家的断言,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现代桥梁,结束了外国人在中国设计建造现代桥梁的尴尬历史,揭开了中国现代桥梁历史的新篇章。
“没有丈夫不修复桥梁”
然而,就在大桥通车后89天,日本侵略者的战士们已经接近了大门。为了国家利益,茅以升不得不亲手炸毁了他致力于建设的桥梁。在大桥爆炸当晚,他写了诗,表达了他的抱负,并发表了“不重修大桥,不做丈夫”的爱国誓言。
“国家的生死取决于此,是因为不幸还是好运?”建桥、炸桥、重建的14年历史凝聚了茅以升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心,成为他作为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史诗篇章。正如鲁所说,茅以升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一个人一生中,不知道要走过多少座桥,要走过多少座山和水,要欣赏多少座桥,要在诗歌和绘画中欣赏多少座桥。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桥梁这段话选自1963年2月《人民日报》的连载《桥语》。作者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交通大学(当时的北方交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茅以升先生和一代“桥梁大师”。
应该说,寻找这座桥贯穿了茅以升的一生。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可以看到他不断寻找桥梁的起点和支点。
修复后的钱塘江大桥(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提供)
斗争之桥
众所周知,茅以升建桥的名声始于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他建桥的雄心早在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童年时一座桥的倒塌激起了茅以升对这座“桥”的极大兴趣。从那时起,他的生活与这座桥紧密相连。“当他长大后,他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梁”。茅以升少年时许下的这一宏伟誓言已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这也给了他一个最好的预测,他将冲破重重困难,修建钱塘江大桥,在普通人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茅以升的一座小桥的梦想。青年时代,茅以升的建桥梦想已经实现。在茅以升江南中国商学院学习期间的日记中,他曾勤奋地写道:“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立志要建一座桥。那时,我只想在我的家乡建一座跨越秦淮河的千年石桥。进入高中后,我得知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建了第一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京张铁路,这条铁路完全由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和建造。因此,思想升华,眼光远大:以詹天佑为榜样,出国深造,掌握尖端技术,立志为国家架起新的桥梁。”
青年茅以升(网络地图)
为了实现弥合差距的梦想,茅以升在大学期间非常努力地学习。他收集了多达200余本和近1000万字的笔记。这些纸币堆得不止一人高。由于他非凡的勤奋和他总结和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他在上学期间保持了班上的最高成绩,五年内各科平均成绩为92.5分,成为唐山工业专科学校历史上最高记录的保持者。
19世纪初,年轻的茅以升也以优异的成绩被送往康奈尔大学留学,以实现他的桥梁梦想。在那里,他用非凡的力量打破了教授对他的怀疑,仅仅一年时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然而,他仍然不满意。为了尽快掌握造桥的实用技能,进一步学习桥梁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茅以升甚至提出了打工学习的想法。他白天在桥梁公司实习,晚上去夜校攻读博士学位,周日去图书馆努力学习。有一次,茅以升正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专心读书。他没有听到关门声,也没有被找到。相反,他被管理员锁在房间里。
最后,依靠非凡的毅力和努力,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卡内基理工学院的第一位工程博士。回国后,钱塘江大桥的总经理茅以升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改进“射水法”,发明“沉箱法”,使用“浮运法”),克服了当时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难题,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公铁两用桥。
沉箱方法(网络图)
一生中,茅以升曾说过一句充满哲理的人生格言:人生是一段旅程,长度是一百年。我已经经历了78次。回首往事,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崎岖不仅仅是平坦,突然有深谷,突然有洪涛。幸运的是,我依靠这座桥渡过了难关。这座桥叫什么名字?这叫做奋斗。这是他一生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
爱国之桥
19世纪初,新*主义革命正在向前推进。这时,茅以升正处于热血沸腾的时期。青年茅以升在经历了中国革命高潮的洗礼后,特别是在听了孙中山先生“没有铁路就没有今天的世界”的启示后,对“国家”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强化了“铁路救国”的思想。从那以后,他一直在科学救国的道路上努力工作,从不回头。
在中国学习期间,茅以升并没有对窗外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对于饱受内忧外患的祖国来说,他的心在不断地波涛汹涌。他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1000多年前修建的石拱桥现在闻名于世,但它在铁路运输出现时已经远远落后了。中国为数不多的看起来像景点的铁路桥是外国人建造的,这对我们这些学工程的人来说是最大的耻辱。”
1919年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英、法等国拒绝了战胜国中国取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合理要求。消息传来,所有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都被激怒了。4月30日晚,在匹兹堡中国学生协会组织的“中国之夜”宣传大会上,茅以升代表匹兹堡中国学生协会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表示*,并慷慨陈词支持祖国。四天后,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在中国爆发了。
五四运动(网络图)
1919年11月,成功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茅以升,因其论文的独特创新获得康奈尔大学授予的“哲学”金奖。该奖章每年只授予康奈尔大学最好的研究生一次。这也使得茅以升在校园里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2006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在其校园内专门创作了一尊茅以升的雕像。这是学校100多年历史中第一座纪念雕像。这显示了这位杰出的中国校友的重要性和自豪感。
面对几所著名大学和几家桥梁公司竞相发出的邀请,经过慎重考虑,茅以升最终决定回国。“即使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也有祖国。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茅以升决心把他所有的知识和才能奉献给贫穷弱小的祖国,在祖国的河流上建造一条长虹。
如今,一提到茅以升,人们不禁想到钱塘江大桥。这座著名的大桥成了茅以升爱国主义的象征。在这座桥传播的故事中,流淌着“桥精神”的珍贵精神。这一切仅仅是一个知识分子自己的培养?当然不是。这是茅以升爱国精神的最好写照。在茅以升的一生中,他始终献身于国家。也正因为如此,他散发出永恒的精神魅力。如今,“爱国主义”不再是青年学生经常提到的“流行语”,简单空洞的说教已经难以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然而,在茅以升和他的故事中,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它直入人心,净化心灵。也许这就是伟人的力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往往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但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大情怀”的高端人才。这里的“大感觉”是“阅读时不要忘记为国家担忧”。它是“感恩社会,服务他人,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自觉承担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历史责任”。
教育之桥
在许多人眼里,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但他的教育家身份却鲜为人知。1920年从海外回国后,茅以升为祖国建桥的愿望很长时间没有实现,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找到了另一条报国之路,即开展工程教育,培养桥梁工程人才。
茅以升先生(网络图)
早在钱塘江大桥建设期间,茅以升就已经开始探索科学教育的人文之路。他以钱塘江大桥施工现场为场所,实践自己的工程教育思想,在钱塘江大桥上搭建了一座工程教育知识之桥。每年暑假,他都会写信给大学,招募几十名初、高中学生在建桥工地实习。钱塘江桥址已成为我国培养桥梁工程师的摇篮,一批新中国优秀的桥梁工程师从这里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桥梁事业的中流砥柱,其中包括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王菊倩、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梅阳春、郑州黄河大桥总工程师赵。
1920年后的30年间,茅以升先后被聘为唐山工业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东南大学教授、工程主任,何海工程大学教授、校长,北洋大学教授、校长,交大唐山工程学院教授、校长,北方交通大学(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等职务。,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
茅以升的讲座简单、有说服力、简明扼要,深受学生欢迎。每次他讲课,教室都挤满了人。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茅以升发明了“学生考老师”的教学方法。在每节课的前10分钟,学生首先被分配向老师提出一个关于最后一节课内容的难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分数,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更少的分数。如果老师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他会给满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常提出越来越深、越来越有意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一些特别困难和有意义的问题将作为未来的研究课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精心备课,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陶行知曾带着教育学的学生来到茅以升的班级,感慨地说:“这的确是一场全新的教学革命,为我国教育开创了一个先例,值得我们推广。”
陶行知(网络图)
茅以升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和70多年的工程实践和教育实践,在工程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以致用”的工程教育思想。在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成立30周年之际,茅以升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1950年,他重申了这一观点,并解释了它的内涵:"先学后学就是做一个先知,然后知道为什么。"
茅以升认为,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颠倒了“学”与“学”的顺序。所谓“边学边学”、“学以致用”和“先学后做”都是“先学后学”。这种“理论第一”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工程实践、科学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基于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与旧教育模式完全不同的学习与学习教育模式。根据他的假设,教育的顺序应该是“先教工程学科,然后是理论科学,并完全颠倒当前的程序”,也就是说,先教工程学科,然后学习基础理论,这样学生就能在知道原因之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无疑是当时教育界的一次全新尝试。它不仅实现了教育序列的“大转折”,而且符合工程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的螺旋式发展的教育规律。
尽管茅以升的“学而学”工程教育模式是针对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但他强调学习的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促进理论理解,与我国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培养目标是十分一致的。基于“实践-理论-实践”认知规律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构,充分把握了工程教育的特点,在高等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交通大学的“知行合一”校训是对茅以升先生“学以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两个简单的词不仅包含了“崇尚学习、追求真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和“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办学理念,而且强调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科学之桥
茅以升认为,“科学属于人民”,“科学为人民服务”,“科普是通向“四个现代化”的桥梁”。为此,他毕生致力于在科学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
1950年,*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茅以升当选副主席后,“科普”和“科协”成为他一生的事业和日常工作。
茅以升亲自写了很多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远见。他的科普文章不仅深刻易懂,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五桥赋》和《中国古桥新桥》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桥梁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桥梁史上的第一部作品。他编辑的《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填补了中国桥梁史上的空白。他写的《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学生必读的模型被收入中学课本。他写道“没有建不起来的桥”,并在1981年获得了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名桥谈》和《桥名谈》充满了他对桥的无限热爱。他主持的《从赵州桥到南京长江大桥》一书出版后,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
“*”期间,茅以升被停止工作。现在他70多岁了,他珍惜时间,邀请了两个朋友自己写了一本类似《桥文学词典》的书。他们每天都跑到图书馆,阅读《全唐诗》、《全宋词》和《元曲选》,从中挑出古今描写桥梁和歌颂桥梁的典故,并在一张稿纸上抄下劳动者的全部小字。
茅以升亲自装订并设计了封面。多年来,他把它装订成一套9卷厚1米的《桥词》,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桥的文学鉴赏词典。“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只有让群众了解科学,才能提高全国的科学水平。”
“桥接通话”(网络图)
1979年,茅以升率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团访问美国。在美国匹兹堡华人协会的欢迎会上,茅以升动情地说:“我们愿意在中国科技界和美国科技界的中国同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愿意建造这样一座桥,这样你就可以走过它。”他呼吁美国科学界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
晚年的茅以升仍然致力于“弥合”祖国统一的鸿沟,这一直是他所关心的问题。针对许多海外知识分子担心“褚才华出众,不能报效祖国”的问题,他建议通过与中国科协联系,将国外先进的学术和科学成果引进祖国,为侨居海外的中国科技人员服务祖国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
“从科学的苍穹,我们将聚集太阳、月亮和星星。为了我的祖国,我每天都深深地爱着奉献一盏科学技术的明灯……”这句话对茅以升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河流架设桥梁,他也致力于为科技和人民、为国内外科技人员、为祖国的统一架设桥梁。他以勤奋不懈的态度,架起了通向未来的科学精神之桥。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先生在北京逝世。一位科学巨星已经陨落,但它在天空留下了一道灿烂的彩虹。2001年,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宣布,1997年1月9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将被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虽然茅以升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建造的这座桥将永远留在地球上。这个承载着茅以升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天体也将遨游世界,永远照耀在天空。
茅以升先生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永远值得学习的楷模。
-
个人简介:
作者宁滨,1959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市。他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他主要从事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地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观和通用司机室信号、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容错设计、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研究。他参与并主持了国家、铁道部和北京市的几项重大科技项目,获得了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