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兴:一辈子“念念有鱼”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7日,第15版)
他一开口,就变成了一条鱼。说了几句话后,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三十四年来,杨(上图)一直在阅读关于云南的鱼。
“光是看这些标本,你就会认为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动物,更不用说研究鱼了。”在拥有30万条鱼标本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博物馆,记者感到有些困惑,但杨·说,来到这样一个丰富而神奇的世界是令人兴奋和着迷的。
当我第一次见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杨时,记者被他对鱼类的感情和热爱所感染。
穿越山川“寻鱼”
要靠运气才能联系上杨。一旦他去了野外,通常会有3到5天无法联系到他。
“科学研究需要积累。起初,我跟随我的老师开始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杨回忆说,在最初十年的科学研究中,实地调查和物种分类是重点,因为“鱼和水是连在一起的,地理区划产生物种分化,所以鱼类分化的研究需要实地研究”。
1983年,杨从广东来到云南,从未离开过鱼类研究。对杨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似乎是很自然的:中国有顶尖的科研团队和丰富的鱼类品种——云南鱼类占全国淡水鱼类的40%。
为了保护鱼,我们必须首先找到一种鱼。云南有500多种土著鱼类,但其中许多在野外很难找到。
2016年4月,云南四大名鱼之一的大理裂腹鱼在大理被发现。这是杨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土产鱼。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连夜去大理把这条鱼介绍给他周围的人,并保护发现的水域。
“我们保存了30多种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虽然有些鱼类不能人工繁殖,但保存最重要的种质资源相当于为鱼类购买额外的“保险”。幸运的是,我们很早就做了。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许多鱼将会丢失。”杨对说道。
三十多年来,杨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川。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的团队收获颇丰,发现了30多种鱼类新种,包括原泥鳅新属、原泥鳅新种。
“保护鱼类”的人工繁殖
发现的鱼类新品种越多,杨就越迫切地感受到这一物种的保护。他告诉记者,“许多新物种都非常小。一旦环境被破坏,它可能会导致灭绝。如何保护它们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云南许多地区的鱼类种类和数量都在减少。从1987年到1990年,抚仙湖特有的防浪鱼年产量从1500吨左右迅速下降到1吨。救防浪鱼已经成为杨团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反浪鱼数量的迅速下降几乎与从抚仙湖引入太湖的银鱼相吻合。“简单地说,由于食物竞争,太湖银鱼和幼鱼都以浮游生物为食。在这个过程中,太湖银鱼有绝对的优势,幼鱼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杨说。
通过分析,很难通过湖泊中的自然繁殖来恢复种群。只有通过人工繁殖和育苗,然后释放它们,反波鱼类种群才能逐渐恢复。杨说,“最好的人工繁殖方法就是尽可能地模仿当地的防浪鱼环境。我们长期实地调查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发挥了作用。”
经过5年的艰苦实验,人工繁殖抗风浪鱼终于成功了。以前,抚仙湖的防浪鱼年产量只有1吨左右。通过人工繁殖和田间放流,年产量增加到10吨左右。
濒危物种不仅出现在抚仙湖,而且在1986年,滇池金线鲃从滇池中消失。
"为了恢复种群,我们必须首先找到亲鱼."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的难度超乎想象。在嵩明县的龙潭中,杨的团队意外发现了滇池金线鲃的身影。经过三年的科学研究,他们终于在2007年实现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殖。滇池金线鲃也成为继中华鲟和胭脂鱼之后第三个实现全过程人工繁殖的国家保护鱼类。
"通过人工繁殖,滇池金线鲃有可能回到滇池吗?"2007年3月,杨的团队在滇池的白玉口湖和王水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养殖试验。成活率达到80%以上,鱼的重量也增加了。
现在,杨的团队已经实现了17种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和70种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
恢复生态“养鱼”
尽管在鱼类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杨的团队近年来并没有闲着。
在滇池附近的原始鱼塘和湿地中,种植了滇池本土水生植物菜花,将中国金线鲃等本土鱼类嵌套在水中,底层以无牙蚌为食。杨团队探索的“花-鱼-蚌”三维恢复模式,利用水生植物吸收营养,动物摄取(过滤)浮游生物,促进滇池水生态的恢复。
杨解释说,“花-鱼-蚌”立体恢复模式采用了所有土著物种,不仅可以实现滇池土著物种的生态管理和保护相结合,而且对整个滇池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减轻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在采用这种模式的地区,农民可以每周收集花椰菜茎秆供应蔬菜市场,在池塘里晒太阳时可以捕捉到鱼和贝类。农民已经将他们的收入从单一的鱼类转变为多样化的水产品。
“这种模式整合了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它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可以减少*土地租赁和管理资金,节省一半以上的湿地恢复资金。”杨对说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