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打响了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枪。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86年的光辉历程,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光荣称谓却并非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确立,这一称谓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日渐发展壮大不断调整演变而来。
土地革命时期: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人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27年8月1日,爆发了南昌起义。起义虽以*为领导核心,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的旗帜,而是在政治上以*“左派”的面目出现,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和发动秋收起义的主要任务,还明确提出了“创造革命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的任务。
然而,对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却没有作出明确的决定。一时间,各地的起义部队纷纷打出不同的旗号,有的叫“工农革命军”,也有的叫“农民革命军”,还有的叫“共产军”“工农讨逆军”“农民自*”等等。
9月9日,*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将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1月,**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现状与*的任务决议案》,明确规定“本党应当组织完全与雇佣军队不同的工农革命军”,“新军队的名称定为工农革命军”,各割据区域先后将自己的部队更名为工农革命军。
1928年5月25日,参考共产国际提出的建议,**颁发了《军事工作大纲》,其中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随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开始陆续改称为红军。1931年以后,我军又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向国民*发出通电,请缨杀敌,表示红军“愿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受命为抗日先锋,与日寇决一死战”,国共二次合作。
1937年8月22日,国民*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然而,半个多月后,国民*军事委员会却再次发出命令,要求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第二战区序列。
其实,蒋介石此举无非是想将平时军队编制的八路军改为战时编制的第十八集团军,为在抗战结束后取消*领导的这支军队的合法性打下伏笔。然而,八路军这个名称早已深入人心,“为敌人所畏,为国人所爱”,岂容轻易更改。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下令将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还有战斗在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以及由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7支战斗在华南地区的人民抗日游击队所组成的华南抗日纵队。
1941年1月,*顽固派蓄意制造了皖南事变,并诬蔑新四军为“叛军”。为对抗蒋介石撤销新四军*的反动命令,1月21日,**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逐步将陇海路以南、长江南北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高举抗战旗帜,坚持华中敌后抗日,直至全国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一直沿用至今,其间,又经历了从“解放军”到“人民解放军”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过程。
我军首次公开使用“解放军”这一称谓,是在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前夕,出现在朱德发布的命令中,并刊登于《解放日报》。1945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我军各部队发布反攻进军和接受日本投降的命令。11日,朱德在《受降及配合苏军作战的第四号命令》中宣布:“所有山西解放军统一由贺龙指挥,统一行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使用了“解放军”的称谓。
在此之前,*曾于1944年多次提出了关于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可改称解放军的建议,在**、*军委讨论问题或发布指示时也在内部使用过“解放军”这一称谓,但从未公开。
1945年8月15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向*军委建议,将我军改称为“人民解放军”。8月19日,*军委复电同意。9月2日,*在延安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但对外仍称“第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并一直沿用到1946年上半年。
1948年,*军委根据*政治局九月会议的精神,于11月1日正式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的通令,对全军的编制、*作了统一规定,并对军分区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正式公开使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
上一篇:《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下一篇:《水槛遣心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