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如何从科技创新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

科普小知识2022-08-08 10:02:30
...

2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在历史、整体和模式上实现了重大变革。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从科技创新大国到世界科技大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启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龚克、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深入交流。

基础研究要敢于“拆山建桥”

薛其坤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2013年,清华大学及其合作者领导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近30年来物理学中凝聚态物质领域最重要的实验发现之一。在2016年推出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将他们的发现视为支持诺贝尔奖的两个关键实验之一。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这是由基础研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以确保国家政策层面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薛奇坤表示,2018年1月31日,中国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抓住了原创创新的“靶心”,相信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机制和体系将逐步形成。

薛其昆表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使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同时,要面向国家的未来发展,加强对高科技检测技术的支持,如加大对世界先进科学仪器的投资。

“我们最近对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多年来的成就来源进行了研究。1950年以前,只有一个项目来自科学仪器。1970年后,其中40%来自科学仪器,如大型天文望远镜,或科学卫星和加速器。1990年后,这一比例达到了48%。”吴吉说,在未来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中,需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和高能同步辐射源。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的研发投入,我国的许多科技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许多基础研究成果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源泉。中国的基础研究人员现在应该树立自信,能够创造自己的技术系统来开展工作。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最好是有勇气去“拆山造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制高点,然后在这个制高点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产生原创性的成果,推动中国的高科技应用研究。”曹雪涛说,以医学为例,中国近年来实施了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例如,在2013年H7N9,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从发现疾病来源、临床治疗、药物研发到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流程进行了模拟。8个月来,中国学者在《柳叶刀》等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

引导科研人员在生产线上书写科技成果

从丁荣军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中交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作,从事轨道交通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也被称为轨道交通的“大脑”和“心脏”。他的团队为“复兴”动车组的成功商业运营奠定了技术基础。

“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精力进行科技创新和合作研究。”丁荣军说,以“复兴”的创新过程为例,整个研发过程耗时约五年。科技部5年前启动了该项目,组织了包括企业创新中心在内的51所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50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共同解决关键问题。

“此外,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应该面向普通人的需求,为未来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丁荣军说,“在复兴路上,乘客们都上车了。与原和声相比,汽车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更好。为了让“复兴”更加人性化,为乘客提供方便,团队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获得了1000多项发明专利。未来,我们甚至希望无人驾驶技术能应用于子弹头列车。窗户将成为家庭影院的电子屏幕,乘客一上去就会忘记旅途的疲劳。”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生产线上撰写科技成果。”龚克说,十八大以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和行动计划,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更高质量的创新支持,为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包括成果的评价和评价。要突破各行业创新政策之间的壁垒,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更加开放,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成果能够顺利转移到市场和企业,使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来源。

中国科技创新的进步鼓舞了人们的士气和成就。然而,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这是几位科学家的共同表述。

(记者袁)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