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更名四大动向:去“职业”趋势调查

科普小知识2022-08-11 09:31:15
...

视觉中国

另一波大学更名浪潮似乎即将到来。

1月20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发展规划部《关于2017年高校专家调查申请立项的公告》。46所高校被列入名单,其中包括21所“新建本科学校”,16所“更名大学”,6所“独立学院将独立设立民办本科学校”,3所“更名同级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在21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有16所在其“基础”中加入了“职业”或“职业技术”的字样(即提议变更前的现有学校名称——记者注),而“职业”或“职业技术”的字样已从其“申请名称”(即拟变更的新学校名称——记者注)中删除。

大学名称是学校的招牌,是学校对外的“名片”,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和品牌形象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根据现行《普通本科学校设立暂行规定》,高等学校实行一校一名制。为了有一个更理想的“头衔”,一些学院和大学似乎已经决定不“改变他们的名字,或者坐着改变他们的姓氏”。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在线》的记者们收集了过去10年来高校更名的信息,试图找出规则。

大学更名的四大趋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查询了相关大学的更名信息,发现在上世纪末的大学合并浪潮中,大多数大学的名称都是“大鱼吃小鱼”,有些还引入了全新的名称。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大学更名出现了几大趋势:

首先,所涉及的领域将有更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78年,“泸州医学院”由原来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泸州医学院”。201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年年底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第二,改变学校的性质和类别。随着高校的变化,似乎“办学水平”越来越“高端”,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第三,用词来定义主语类型变得越来越流行和全面。例如,将"财政税"改为"财政",将"机电"改为"工程学校",将"铁路"和"铁路"改为"交通",将"地质"改为"工程",将"钢铁"改为"技术",将"地质"改为"工程",等等。

第四,摘掉“职业”的帽子。从学校名称中删除“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根据《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在线》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所做的汇总统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65所高校已经完成了上述第四个案例的更名,这一数据不包括16所新公布的最有可能最终完成更名的高校。

据《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掌握的信息,早在2005年3月,就有一次学校试行“更名为专业”。当时,西北的一所私立大学把它的名字从8个字压缩到6个字,去掉的两个字是“职业”。同年5月,同一城市的另一所私立大学成功完成了同样的选择。

他们当时的选择似乎“前卫”和“有远见”。当时,职业教育方兴未艾,许多学校在其发行名称中增加了“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

例如,2008年,教育部致函[[2008]165号,同意申请9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其中四所学校中,原来的学校名称没有“职业”或“职业和技术”的字样,并增加了新的学校名称。其他五所新建学校的名字都有“职业”这个词。

然而,总的来说,在被列入高等教育候选名单的学校中,学校名称“去专业化”的趋势更为普遍,许多学校热衷于“做减法”。

2008年,第一波涨潮来袭。那一年,至少有12所大学将“职业”或“职业与技术”从它们的分配学校的名称中删除。更名后,这些大学都被提升为非*本科项目。其中一所学校被列入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同级更名”名单,即学校承诺再次更名。

自那以后,在2010年,一所公立大学将“职业”一词从其分配学校的名称中删除,并在一个罕见的场合将“大学”的名称改为“学院”。

2011年,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那一年,18所学校名称中的“职业”或“职业技术”被“删去”。如前所述,这些学校被重新命名为私立普通大学。

2012年,另一所学校也成功效仿。

2014年,出现了第三波,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波。那一年,24所学校将“职业”或“职业技术”的“帽子”从学校名称中“移除”。和以前一样,24所学校更名后成为私立大学。

2015年,中国南方的两所大学实现了同样的目标。同年,一所公立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普通本科学院,并更名为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同时删除了"职业"一词。

从那以后,没有多少大学成功走出这条路:2016年,中国北方的一所大学将“专业技术”一词从名字中抹去。2017年,一所公立职业学院升级到本科水平,学校名称中的“职业”一词被删除。

如果教育部新公布的名单上有超过10所学校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这将是一年中第四年有超过10所大学的名字被“去专业化”

记者发现,并非所有高校都会选择“做”减法。例如,2009年,两所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同级学校。2010年,12所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同级学校。2011年,两所高等职业学校合并,14所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同级学校。更名时,他们都保留了原来的“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

在此期间,也有在大学名称中增加“职业”一词的情况。然而,这种做法极其罕见。记者只询问了天津工程师范大学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一个案例——当然,从中专、职业中学等“中学”到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专业学院”或“学院”的变化并不包括在内,它们在更名前也不是大学。

总的来说,不少高校的名称中去掉了“职业”一词,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在一些学校的心目中,这等同于“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毫无疑问的。

除了试图获得官方文件的批准和更改名称之外,大学(公立或私立——编者注)也在以更隐秘的方式行事:在宣传中使用的名称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职业”或“专业技术”这两个词。

学校名称决定水平?

为什么大学在更名时经常选择去掉“职业”这个词?《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注意到,学校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的每个字都可能给学校带来不同的社会评价。

学校的名字似乎“非常特别”,不同单词的使用往往会被一些人贴上有意义的标签。

例如,普通本科学校的名称分为“学院”和“大学”。根据目前的规定,全日制学生称为大学应该超过5000人。对于那些所谓的大学,全日制学生的人数应该超过8000人,研究生的人数不应该少于全日制学生总数的5%。

就学科和专业而言,所谓的大学应该有一个以上的学科作为其主要学科,包括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经济、法律、教育)、科学、工程、农业、医学、管理和其他学科。然而,那些被称为大学的人应该有3个以上的学科作为他们的主要学科。

就教师队伍而言,在学校成立之初,被称为学院的专职教师总数不低于28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职教师人数应不少于专职教师总数的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一般应不少于专职教师总数的30%,其中具有专职教学职务的专职教师不少于10名。拥有研究生学位的大学专职教师的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的比例一般应达到专职教师总数的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教师人数一般不应少于400人,具有专职教学职务的专职教师人数一般不应少于100人。

此外,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所谓的大学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然而,“职业”或“职业和技术”这些词在被提升到大学时是否应该被删除?记者没有询问这方面的规定。在现行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内容。

毫无疑问,社会上有些人可能对学校有一些偏见,用“职业”这个词。然而,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和声誉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一所本科学校的名称“职业”是否真的像想象的那样重要呢?

也许,答案就在风中飘荡。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田文生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2月5日,第10版)

专家讨论:校名走向“职业”就是追求名利

田文生,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

1月20日,教育部宣布,2017年度申报将在专家访问时列入高等院校名单。1月22日,王旭明发布微博,明确表示反对:“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他呼吁停止所有更改学校名称的申请,并“迫使”学校思考如何提高质量!”

去年年底刚刚从中国出版社总裁一职退休的王旭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想改名,不要用‘事业’这个词,请三思。”“我非常反对这种气氛。有关部门应该停止这种改变学校名称的气氛。原则上,他们将不再批准,并将对这一做法“开一个红灯”。"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同时,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王旭明说:“建设一个强大的教育国家的核心不是规模和人数的增加,而是核心和质量的提高。高校应注重提高核心和质量,而不是扩大规模。但许多高校去掉了“职业”一词,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能够招收更多的学生

“改校名弊大于利。你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弊大于利?我不明白。”王旭明说。

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丙奇说,学校有一种错误的倾向,从学校名称中去掉“职业”或“职业技术”这两个词。重要的是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更名时去掉“职业”一词的趋势表明,一些职业院校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定位,有些追求名利。”他说:“当然,这也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立场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有关。”

总的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包括以前的两三本书,以及高等职业院校,都应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他说,从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来看,一个国家有5%~10%的大学应该设立学术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其余90%以上应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

“办大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大学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是社会需要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认为,就总量而言,国家不需要这么多的学术人才,相应地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学术大学。“特别是,当今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不仅需要学术人才,还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和技术人才。”

在他看来,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偏离了社会的客观需要,热衷于开办学术性大学,“反映在学校名称的改变上,即从学院到大学,它被认为是‘促进’;当增加诸如艺术、科学和技术这样的词时,它们被认为是“新的”。去掉“职业”这个词就等于去掉了学术大学的绊脚石。

他接着指出,在学校热衷于“走学术道路”的背后,也有其上级的影子。当地*认为职业教育不如其他教育。"只有办好一所大学,地方*的标准才能得到体现."

近年来,针对教育结构的失衡,我国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重点是本科职业教育。然而,在熊丙奇看来,这种路线安排是正确和务实的,“但不是所有地方和学校都积极”。

他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社会到学校,都认为这种转变是一种退化。“这种认识必须改变。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他说,如果职业教育被视为劣等教育,高等教育向学术方向发展,整个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将始终处于“两皮”状态,“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很难建立良性循环”。

"我们需要反思根本原因。"他说,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内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需要调整”

"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职业教育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一种类型."他认为,当学校被建成学术型大学时,它们并不优于其他学校,但当它们被建成职业学校时,它们就不如其他学校了。所有学校都是平等的,如何建立学校是关键。“这并不是说所谓的学术学校必然是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学校必然是低水平的。是否‘高水平’将由用人单位来评估。”

他认为学术成就不能过多地用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学生可以得到雇主的认可,可以很快开始学习,并且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一所很棒的学校。”

“许多外国大学并不要求教师和学生发表许多论文,而是强调一流的教学,对高水平人才的认可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他说,但是,目前在中国,从*到社会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学术,看看有多少博士和硕士学位项目,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有多少学生被研究生院录取,有多少论文被教师发表。“这样的指挥棒不可避免地会让学校对自己的定位感到不安,它还会考虑将学校名称中的‘职业’一词去掉。”

"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他说,如果这种理解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试图从他们的学校名称中删除“职业”。

“教育部已经注意到,大学不能盲目更名,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也不能对自己的定位感到不安。”他说,“但是缺乏有效的具体措施来处理这些现象。”

他认为改变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目前,我们应该从评价体系入手,逐步纠正以往的错误认识."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田文生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2月5日,第10版)

不要以摆脱大学更名中的“职业”为荣。

王守彬

改变一所大学的名称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学院和大学开始了一波更名浪潮,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更名之所以会比以前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规模的集中更名,多达46个。

与此同时,在这次公布的46份名单中,有16所学校原来的名称中有“职业”一词,并申请更名,其中100%的学校计划在更名后删除“职业”一词。其中,只有“职业”一词在更名前后被删除,而9所学校没有改变其他词。

中国人一直强调“人们坐下时不改名字,也不改姓氏”。在古代,即使面临家族的灭绝,许多健全的人也不会因为害怕坐在一起而改变姓氏。国内外许多“老字号”企业更加致力于建设一个百年老店。一个品牌将持续使用几年,不会随意改变路线。在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有如此多的高校放弃传统品牌更名,将“职业”一词从学校名称中去掉,将一些有不良思想的学校(或领导)从办学中剔除。可以想象,它们背后隐藏着秘密。

就职业教育而言,随着全国高校的大规模扩张,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在高校名称中增加“职业”或“职业技术”的热潮。许多老牌中专学校(或多所学校的合并)以“升级”为荣,并以校名加入“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加入“学院和大学”的行列。

然而,当社会各界有意或无意地将“职业技术学院”排除在“大学”之外时,“高职”人群的心理失衡越来越严重。因此,关于“高职院校”应该有“高姓”还是“高姓”的讨论时不时地在网上和网下反复出现,并经常以不受欢迎的“高职”抱怨而告终。这是高职院校热衷于将校名改为“职业”或“职业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功更名的学校欢呼雀跃,而外来者不可避免地羡慕和羡慕它。浏览这些学校的网站新闻或微信公众号码推送,以及以下帖子评论,一目了然。

高职院校争相更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招生的现实。笔者可以理解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的困难。在高考录取分数线长期固定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被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低端教育”的标签。生源危机导致的办学瓶颈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和发展。多年的“招考热”阻碍了许多高职院校安心、安静、专注内涵、提高质量。甚至许多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国家示范”和“国家骨干”院校也遭遇了生源危机,有的已经退出了“高质量高职院校”的梯队。

这种严酷的生存现实促使许多高职院校一心一意追求“晋升”,别无选择。虽然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将“按资排辈”到本科院校“升官”后的最后,但在未来的本科院校中“圈里”并不容易,但摆脱“职业”和冲出高职院校的诱惑确实是不可抗拒的。在高职学生眼中,挤进第一批录取就相当于突破学生的危机,看到光明。

因此,升级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冲动”并没有减少。为了遏制这一势头,引导大家坚持职业教育的立场,教育部曾在高职院校申请“国家示范”建设项目评估时实施了“不得晋升”的限制。去年,江苏等省市在申请“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项目时,再次提出了严厉的限制:“申请学校承诺十年内不申请升格为大学。”然而,对于许多渴望摆脱困境的学校来说,改变“首都崛起”的名称可能是他们认为的“激进”解决方案。

显然,当职业学院更名为“职业”成为一种热潮时,这是一个可以理解但不可原谅的指导性错误,不应该大力提倡,而应该“三思而后行”。平心而论,如果说一所选择“自我升级”的职业学院对职业教育没有感觉,那它就是职业教育的“叛徒”。我总觉得这太牵强,甚至不公平。

在我国,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很难办学,很明显,职业教育是看不到的。在如此大的环境下,即使有些学校因为害怕困难而想“逃离”职业教育,也不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对于那些急于“提资”和“更名”的高职院校,我们不应该凭空捏造。相反,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层面的整体控制,从源头上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只有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让职业教育的师生受到尊重和不被冤枉,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做出积极、自觉的选择,才能有效引导高职院校不以更名为“职业”为荣,坚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神圣立场,集中力量帮助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是浙江永嘉学院教授、副院长)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