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教授呼吁让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中科研前沿内容

科普小知识2022-08-15 08:36:22
...

“学生的创新意识、热情、兴趣和能力只有到了大学才能培养,否则就太晚了!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依依教授在上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校外专家聘任仪式暨早期培训链建设研讨会”上致开幕辞,引起与会者对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浓厚兴趣和深刻思考。

应特别关注5%的特殊人才。

进入上海中学的人都是“人”。”据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俞建国教授介绍,这些“人文精神”是目前中小学中最优秀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也许大多数顶尖创新人才都会出现在其中,这一点应该引起密切关注。”没有一个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不聪明。对每个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给他合适的机会。“我们不遗余力地培养高中生。他们认为,高中生在身体和思维方面已经开始定型,他们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准备。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好时机。有专家强调,在唐校长的领导下,上海中学采取了两种方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种是从点到面的“渐进”,另一种是中学与大学的“联合”推进。

“如今,高中生愿意提问,并且擅长从多个角度提问。他们不仅质疑失败,也质疑成功。”但是陈依依也指出,“学生经常在提问后问老师正确答案是什么。这表明他们仍然热衷于正确的、正确的和不可改变的“正确答案”。”他认为,这样的学生仍然很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创新相关素质的培养不应等到大学阶段,而应提前到中学阶段。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应该更加密切。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小红也表示,高校创新人才的输出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因此高校联合办学尤为重要。

上海中学以前做过许多成功的尝试。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里,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和973名首席科学家在内的200多名教授和专家应邀讲学。对于从两个科学技术班毕业的学生来说,中学时期学习的专业课程和科目与进入高等学校后的专业选择之间的匹配程度超过95%。2011年金融实验组有50%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经济、金融和其他相关专业,而2012年这一比例为45.2%。2012年学校媒体组68.8%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媒体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2012年欧洲赛车队中,66.7%的学生选择学习机械和汽车等工程相关专业。

余建国说,高校的科研成果应该放在中学的教室里,放在中学的课本里,放在中学生的头脑里,让中学生接触到科学的前沿。上海中学开设了一门名为“专业课”的特殊课程,旨在让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在优势。这些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学术取向,但它们不是大学专业课程的向下运动,也不需要特殊的学术发展。更重要的是,外部专家通过这一载体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教育层面有一个人才培养的衔接思路,为促进学生发展进行个性化设计。当然,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可以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放的创新意识、适当的发展兴趣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带入高校的学习阶段,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与学生的竞争相抗衡。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陶正苏表示,“创新班”的学生不一定会去交通大学。据统计,许多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进入其他大学。“如果你不去交通大学也没关系。我们的基础是培养一批真正顶尖的创新人才,只要他们对社会和国家有益。”他这样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