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为考研让道 大学成“后高中”:学习内容应试化

科普小知识2022-08-15 08:46:03
...

“在高三的第一学期,我并没有感到比高三更放松。高四记住了高三没有记住的所有单词。”王硕现在在一所211学院学习,他告诉记者,“在他高三的时候,比学习本身更痛苦的是内心的压力。宿舍里的每只鸟都去了树林。一些人出国了,一些人在找工作。如果他没能通过研究生考试呢?”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硕士学位考试申请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长18.4%,为历年最高。研究生申请人数从2015年的164.9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38万人,这一数字已经持续了三年。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热潮对学生、学校和雇主有多大影响?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不亚于全国入学考试."

“当我在大三的暑假去实习时,雇主认为我做得很好,但导师仍然悄悄告诉我,我必须有研究生学位才能进入。”即将毕业的周告诉记者:“在大四的前半年,我还在网上查看了一下招聘信息。我发现大多数好的单位都需要研究生学位。不管你的本科学校有多好,你仍然不够好来获得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不亚于全国入学考试。”

用人单位门槛较高,导致大量应届本科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在238万研究生中,有131万是应届毕业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4年本年度的在校大学生总数只有383万。研究生的比例高是可以预见的。

“为研究生设定门槛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太多了。一旦门槛降低,将发送太多简历,招聘成本将过高。另一方面,如果降低门槛,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调解现象,难以处理。”在一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陆川告诉记者,为研究生设定门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一些地方对招收新毕业生定居的要求有限。

事实上,比较这些年来研究生的数量,可以发现研究生的数量并没有逐年增加。从2007年到2009年,研究生申请人数从128.2万下降到124.6万,从2013年到2015年,研究生申请人数从176万下降到164.9万。

"那时,许多人出国了。"2010年从大学毕业的苏女士告诉记者,“我本科的时候恰逢人民币升值,出国的费用也下降了。每个人都在竞争雅思。”带着“留*”冲出国门的苏女士回来后发现,留学生的价值已经下降,在就业市场上,他们不一定比国内硕士更受欢迎。“很多学金融的学生出去攻读硕士学位,回来后又当出纳员。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也是出纳员的起点。与两倍相比,在国外花这么多钱似乎不值得。”

在考研前,其他的可以让道

“在高考中,高中老师和家长只关心分数和大学名气。学习什么专业成了次要问题,更不用说制定一个好的职业规划了。做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工作和生活。”就读于中部某省的大学生徐媛媛(音译)告诉记者,进入大学后,她发现自己的专业不利于当地就业,并且缺乏在当地发展的网络资源,因此她计划去北京的高校参加考试。

为此,徐媛媛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表,“从早上7: 00到晚上11: 00,关灯的时候,一切都是为每个时间段设计的。数学、英语和专业课有不同的课程表。”与高中三年级不同,这里不再有老师、家长,甚至课堂教学。“自学,到外面上课。”与高考不同,考研专业的录取名额和考生可以选择的志愿者人数远远少于高考。“隐形人正在这个国家的一个角落里与你竞争。这种背靠背的感觉不好。”

韩女士是今年107万前候选人之一。她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有一个目的:改变专业和职业。“我的专业是工程学,但是在我被雇用后,我发现我不适合从事相关的职业,我在工作场所的竞争力也不高。”她计划考一名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这四个大学密集的城市,一直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门城市。与高考不同,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基于学生原籍地的分布指数,而是考试*化,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者将集中在发达省市的高校,以促进当地就业。以北京为例。今年,全国有32.2897万人申请进入北京的招生单位,占全国研究生人数的八分之一以上,比2017年增加了3.3402万人,增幅为11.5%。上海45个招生单位有18万人,而在上海参加考试的只有6万人,也就是说,上海招生单位的大部分申请人来自外省。这也加剧了不同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冷暖不均”,而中西部一些地方高校也成为了“研究生院”,成为了学生“走出去”的机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其他内容可以让位于此。

这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后高中”,学习内容是“应试的”

“前两年,我还问过学生。结果,班长也问我,辅导员也问我。最终,我只能改变规则。”在当地一所大学教授专业课程的张坦率地表示,他认为本科生审查专业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是“正常的”。张老师的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许多学生只回答点名,其余时间不查。“我的课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无关。学生们只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他们出去学习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它们不会关闭。学校开放,不学习。这让我感觉像在高中教辅修课程。”

在成绩方面,张灿老师也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因为一旦期末考试很严格,平时点名太多,一些学生就会过来说,“太低的成绩会影响担保研究”在教学中,他也不能让学生做更多的实际作业。“当我们谈论分组做实践项目时,学生们看起来很不高兴,觉得他们在拖延复习时间。”后来张老师发现,高一第一学期连学校都尽量不安排太多的课程,因为那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冲刺阶段。“研究生已经通过了考试,但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还没有掌握。当他们开始工作时,雇主会发现许多孩子都有文凭,会参加考试,但他们的专业能力跟不上他们。”

这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后高中”,学习内容也变得“以考试为导向”。由此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研究本身。一些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原本丰富校园生活的学生社团是“短命的”“大一新生是在大一第一学期被录取的,而社团在第二学期宣布了一项改变,因为社团的*在大二时不得不退下来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因此,在社区活动中总是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这是无法传递下去的。”尽管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只有大一新生才会响应。“学生会的吸引力并不等同于公告栏上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讲座,学生将失去在大学阶段参与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热潮的背后,毕业生年龄太大,缺乏实践能力,这也影响到雇主。“过去,在招收本科生时,他们22岁就毕业了,而且还很年轻。然而,现在20多岁和60多岁的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是很常见的,这给雇主留下了有限的培训时间。许多人将在二至三十年后成家。”鲁先生说:“还有评分的问题。研究生的分数比本科生高。当他们成为正式人员时,他们通常不得不担任次要职务,但许多基层单位没有那么多职位。”

这些情况下,王硕也在考虑,“我们会等到毕业,有更多的研究生,每个人都在争夺博士学位吗?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