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轶事:陈景润遭遇国际剽窃
这种改变可以由外行来完成,但不能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当然,对于所有收到陈景润第二阶段研究结果的数学家来说,剽窃是显而易见的。
■萨苏
1977年,国际数学联合会向中国发出邀请函,邀请“陈景润教授”就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进展作专题报告。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邀请函”。出国前,我们经常要给对方发一条信息:请尽快发邀请函,这样我就可以申请签证了。在我看来,这就是“邀请信”的异化——与我们传统的中国礼仪格格不入,这就是人们被敦促邀请自己的原因?
陈京润先生当时的邀请函是真的。对方甚至不知道陈京润的具体身份,也没有联系他就发出了邀请函。人们真诚地希望有机会与研究数字的专家进行讨论。
根据一些前辈的介绍,在国际数学联合会的邀请后面,有一个关于剽窃的小故事。
抄袭的是陈京润。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陈景润先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主要集中在1+2问题上。然而,在1971年或1972年,某个国家的数学研究所得到消息,他们已经征服了1+2证明。
当然,有一个国家对这一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其内部的赞扬和宣传一直很积极。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二年的国际数学联合会年会上,这一成就遭到了当时一些国际公认数学家的质疑。一些国家非常不满意,所以他们只是派研究结果的科学家去面对他们。
由于对抗,某个国家被打败了。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一个中国人利用了陈景润1966年的研究成果。
陈景润先生研究了1+2问题,结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66年前,当时他完成了1+2问题的演示,但方法极其繁琐。在关先生的支持下,陈景润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以简报的形式公布了这部分结果。当时的结果在国内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基本上每个人都不理解,也没有时间去理解。“*”开始不久,华和关被推翻,研究工作完全停止。第二阶段,1972年以前,陈景润发展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并进行了广泛的验证。然而,这一套内容并不系统,非常模糊。第三阶段,1972年以后,陈景润找到了闵思哲先生。通过努力工作,他终于收拾了烂摊子。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闵先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明白陈景润的校对方法,他叹了口气说三个月的审稿时间少了三年。至此,“陈石定理”正式定稿。
闵先生于1973年冬天去世。说到这里,如果我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我也许可以和大家一起唱祝酒歌。
这位来自某国的学者利用了陈景润在1966年即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成果拿出来。据传闻,在陈景润工作的第二阶段,一些结果曾被写进论文,并提交给一家瑞士国际数学杂志。
一方面,这份手稿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成熟,另一方面,这种笔法完全是爱因斯坦的,这在瑞士没有人能理解,所以没有及时出版。
即使他们不理解,参与审查的科学家仍然深受启发并从中受益。不发表并不缺乏水平,是要考虑清楚的。此时,西方数学界已经有了“陈景润教授”的名字,有人对他的研究颇感兴趣。
这时,一个中国人的结果被公之于众。
这种改变可以由外行来完成,但不能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当然,对于所有收到陈景润第二阶段研究结果的数学家来说,剽窃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对抗中,只要一些细节深入下去,某个国家的一些学者就会目瞪口呆——因为陈景润1966年的成就毕竟只是《科学通报》中的一个简报,内容并没有完全公布,其中的细节也不能从一篇论文中推断出来。
一些中国人非常丢脸。
然后,知道自己的成就是站不住脚的,就不得不面对它们。一个人的科学界怎么能做这种蠢事?原因是某个国家负责科学研究的官员不知道这是剽窃。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大概是这样的——为了完成根据政治需要提出的科学研究任务,某个国家的一些学者不得不利用陈景润先生的早期研究成果而弄虚作假。这种欺诈是非常“科学”的,因为陈京润的论文是在两国学术交流冻结的时候在中国发表的。没有人会在任何国家*这种剽窃行为,也没有人会在任何国家注意到中国几年前取得的这一成就。
应该说,某个国家的学者的考虑是非常合理的。遗憾的是,当时某个国家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很少,陈景润发往瑞士的文章自然没有到达某个国家的数学界。
因此,当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专家有疑问时,某个国家的官员是有道理的,是深感委屈的。至于做具体研究的学者,现阶段他们没有勇气解释真相。他们必须面对现实,并希望逃脱惩罚。
由于这种对抗,“陈景润教授”的影响突然增加。这一消息被传回中国,直接提升了他的研究的重要性,并成为陈景润研究成果迅速披露的催化剂。
《中国科学新闻》(第11版,2014年5月23日)
上一篇:简笔画之录音机
下一篇:复古录音机简笔画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