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记新型城镇化发展合理格局决策支持示范应用团队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6:36:07
...

记新型城镇化发展合理格局决策支持示范应用团队

记新型城镇化发展合理格局决策支持示范应用团队

获胜的团队成员

■我们的记者韩天棋

2017年NPC和CPPCC*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作为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是国家现代化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传林及其团队多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理论研究和决策支持,荣获201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我们努力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智库作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方传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结合国情的理论创新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森在1979年提出了“诺森曲线”理论。他认为城市发展的轨迹是一条拉长的“S”型曲线,转折点是城市化率达到30%和70%的时候。具体来说,这两个转折点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然而,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时,发展速度又开始放缓,进入城市化水平更高、逐步发展的最后阶段。

“这是典型的城市化三阶段理论。”方传林的团队认为,三阶段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在城市化的三阶段理论中,城市化的三个阶段不能一一对应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后者通常以工业化水平来衡量,分为初始、中期、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第二,城市化三阶段理论无法一一对应四个经济增长阶段,因此无法判断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第三,城市化三阶段理论主要是基于欧美国家的发展。当时,全球化的程度没有现在那么高,因此存在着时代和视野的局限性。最后,在城市化三阶段理论中,城市化发展第二阶段的时间间隔太长,不足以回答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国家将会发生什么。”

基于上述研究,方传林的团队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阶段城市化发展理论。经典的城市化三阶段理论被修正为由城市化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高级阶段组成的四阶段理论。国外经典的城市化理论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防止中国的城市化机器照搬和套用国外模式。“城市化四阶段理论可以与经济发展四阶段理论和经济增长四阶段理论一一对应,从而保证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发展,在消除城市疾病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方传林接着说道。

此外,该小组还提出了中国城市规模和等级结构的金字塔形分配规律,将中国城市分为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分区规划,将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和47个子区域。中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由64个城市(镇)改为135个。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科学组织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合理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合理模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差异化发展模式方传林说,这些理论探索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城市化差异很大的现实。

发挥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应该首先明确引导中国660个城市发展和优化的顶层设计,然后将其应用于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各项政策和规划。将过去长期研究的城市化基本理论和方法转化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的新型城市化。”方传林告诉记者,该团队一直在努力从*设计层面发挥国家智库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方创林团队系统开发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决策支持的五项关键技术,并在典型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成功示范应用,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该小组先后通过了*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27份重要咨询报告,包括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等**的14项实质性指示。这些研究和决策咨询成果对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各种城市群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和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出版了10部专著,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开发了16种计算机软件,申请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领域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系统贡献。

勾画中国未来城市化模式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应该是高效、低碳、生态、环保、经济、创新、智慧与和平的道路。”方传林解释说,要建设一系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减排的低碳城市、资源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知识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和社会可持续的安全城市。

方传林认为,要描述中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应引导城市群发展,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严格控制“两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小城镇发展(激活“两小城市”),最终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这种新型城市化的空间模式由五个不同的空间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三纵两横”的城市化轴心组织模式,第二个层次是由五大区域的47个子区域组成的子区域组织模式,第三个层次是由20个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群组织模式,共5+9+6个,第四个层次是由37个整合区域组成的整合模式,第五个层次是由770个城市组成的新的金字塔形空间组织模式。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中,90%的人口集中在“三纵两横”五轴上,75%的城市人口集中在20个城市群。

“这导致我们进一步将人口聚集到城市群,不同的地区承担不同的国家主要职能。城市群的主体区域是城市化的主体区域。它主要关系到国家新城市化的安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发展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职能,而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发展区则保障社会政治稳定。每个地区的主要功能不同,城市化的路径和模式也不同。”方传林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因地制宜、分类体系、规模体系推进差异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中国科学报》(第五版《创新周刊》,2017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