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空间站未建成 航天员训练提前进入“中国时间”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8:10:32
...

空间站未建成 航天员训练提前进入“中国时间”

空间站未建成 航天员训练提前进入“中国时间”

空间站未建成 航天员训练提前进入“中国时间”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包括杨利伟在内的16名中国宇航员和两名欧洲宇航员在山东烟台附近的海上进行了救生训练。这是中国宇航员首次在真实海域进行救生训练。朱九彤/照片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一两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并不新鲜。然而,在中国航天工业,这仍然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就在半个多月前,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在真实海域进行救生训练。在杨利伟、景海鹏和王亚萍等宇航员的训练队伍中,隐约可以看到两名欧洲宇航员,一男一女。这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在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25年历史中,外国宇航员从未出现在大规模的宇航员训练中。

来自欧洲的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夫雷蒂曾经登上过国际空间站,创下了女性单人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现在,这样一位久经沙场的宇航员来到东方,学习中文,以实现他的下一个目标:中国空间站。

这就像一个比喻。虽然空间站还没有“改变其制度”,但许多国家已经向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靠近了。宇航员的选拔和训练似乎提前进入了“改变航向”的时间。根据计划,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建造一个空间站,当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世界上可能只有一个空间站在轨道上。

此次大规模培训结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等媒体的集体采访。他透露: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表示希望中国帮助选拔或培训宇航员。

杨利伟个人参与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对公众的“赏心悦目”的培训。除了两名欧洲宇航员,16名中国宇航员都参加了训练,包括熟悉的第一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第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第一位中国女宇航员景海鹏,刘洋和叶广福,他们没有去过天堂,但之前去过意大利参加过洞穴训练。

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陌生的地方,曾经“把月亮从天空中带走”的宇航员这次在真实海域的风浪中展示了他们的威力:从走出船舱到水中,登上船到悬挂在直升机上,一场伟大的“营救”在海上上演。

根据三人小组模型,18名宇航员被分成6组。两名欧洲宇航员被分成不同的小组,与中国宇航员一起完成训练。8月21日下午,在救生员的帮助下,40岁的萨曼莎和中国航天员刘旺和陈东作为最后一批船员登上救生艇甲板,完成了整个训练任务。

外界试图通过两个细节来解释这次训练的意义:一是尽管她经历过“漫游”国际空间站,但这次训练对萨曼莎来说也是第一次。另一个原因是,杨利伟,一位中国航天行业的“老手”,现在处于管理岗位,不再需要被日常训练机构“束缚”,但这次他亲自去野外训练,和其他人一样饱受水和阳光的折磨。

杨利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中国宇航员的‘第一次’,我不能错过。我想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随时为任务做好准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航天员“教练”黄从更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此次训练的重要意义:此次专项训练主要针对航天器在空间站执行载人任务时溅落海面的情况。

一般来说,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球,大多选择陆地作为着陆点。以中国为例。到目前为止,已有11艘神舟飞船发射升空,全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草原上。

然而,正如黄提到的“紧急”一词,由于地球表面70%以上被水覆盖,频繁出现的航天器在未来空间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紧急返回,将有一定的概率坠入大海。

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把海上救生训练作为宇航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黄介绍,中国以前也在水池或水库进行过相关培训。然而,这一次,无论是学科设置、培训内容还是实施规模,都比以往更加复杂。

那么,你以前为什么不选择在海上锻炼呢?

黄说,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之一,航天员训练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的总体任务和关键节点进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任务,几乎每个任务节点都涉及到繁重的训练工作,还有一些重要的关键训练技术需要突破。尽管以前没有在真正的海域进行过训练,宇航员们通过在水池和水库中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水上救生技能,“那时,仍然有办法来处理真正发生的事情。”

现在,神舟11号任务已经结束,中国的空间站时代即将到来。面对新的节点,航天员训练任务也需要升级。此外,她还提到,中欧合作框架为国际合作带来了机遇。因为与他们的合作需要诚意,而海上训练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外国人”和中国宇航员一起遭受水窒息和暴露是什么意思?

这种训练的痛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黄说,当飞船的返回舱在海上着陆时,它会受到海浪和浪涌的影响。此外,由于太空舱空间狭小,天气炎热,宇航员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有时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为了达到训练效果,工作人员也会用救援船在周围“兴风作浪”。

在太空舱里呆一段时间后,宇航员应该选择自愿“逃离”。下一件你必须经历的事情是暴露在阳光下,甚至被水呛到。

杨利伟和王亚萍、张在一组。王亚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杨利伟是他们组的指挥官,也是第一个离开太空舱的宇航员:他先是在太空舱里站起来,然后坐在太空舱边上,用气瓶给救生艇充气,然后把救生艇扔进海里,然后把救生包等一系列物品扔进船里,用背跃入海中,最后爬上救生艇。

有两条救生艇,一条单人的,一条双人的。此外,还有救生包、防冻防寒包、陆行鞋包等12个项目。救生包还包括铱星电话、指北针、定位系统、喷洒防鲨剂、轻烟信号管、救生信号弹和可持续48小时的应急食品等。

三名宇航员登上飞船后,王亚萍打开电话和定位系统报告位置,等待救援。

不要开门,闷;开门,太阳。这时,这三个人漂浮在海面上,周围有大风大浪,头上顶着烈日。但是这种场景会持续两个小时。

在橙色的救生船上,王亚萍感觉自己好像浸在水里。船剧烈颠簸,一些人几乎要呕吐了。杨利伟还告诉记者,在训练中呛几口水是“常见现象”。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萨曼莎和另一名来自德国的男宇航员马蒂亚斯·约瑟夫身上。培训结束后,马蒂亚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可以说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培训。”

在训练中,马蒂亚斯和叶广福在一组。叶广福说,当他从海上爬上救生艇时,马蒂亚斯抓住了他的身体,当他站起来时,他转过身来,伸手去拉马蒂亚斯。这是他们互相提醒和帮助的方式。

据黄介绍,此次培训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实施模式,为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事实上,早在2015年5月,中欧就签署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航天局在载人航天领域合作的长期目标和实施步骤》,明确将2015年至2017年界定为技术交流阶段,中欧相互参与航天员培训活动。

去年,叶广福去了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欧洲宇航员中心组织的洞穴训练。这是在这一框架内实现的。

这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常态。杨利伟告诉记者:“在未来,无论是沙漠生存还是野外丛林训练,都有可能和这次一样。它完全切合实际,并具有国际合作的性质。”

在一次集体采访中,一名记者问萨曼莎,“你将来想去中国的空间站吗?”

她倾身向前,立即说道:“我特别希望!”然而,她知道这不是她自己能做出的决定,但她必须做好准备,例如,争取更多的机会与中国宇航员一起训练。

除宇航员培训外,空间站的建设还会进一步开放吗?

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个“外国人”已经在语言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进展。

在海上训练后,他们几乎在新闻发布会上一直使用中文。马蒂亚斯给自己取了一个特别的中文名字——“马田”。当他把它介绍给媒体记者时,他还有一个孩子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叫我马天儿”。

萨曼莎被称为“萨沙”。两个月后,她将来到北京学习。叶广福告诉记者,这些“外国人”已经学了三四年汉语,有些人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

萨曼莎说这次训练是她的“第一次机会”。她用中文向同组的刘旺和陈东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一起训练”。

事实上,中欧有着共同的需求和相应的合作重点。杨利伟说,中国载人航天飞行25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系统工程。欧洲航天局长期参与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合作。

事实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也将向“外国人”伸出合作之手。

今年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5周年。杨利伟说:“我们不排斥任何国家。我们欢迎所有国家参与空间站项目的设计,从建设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