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学毕业即创业比例逐年上升 3年后超半数退出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8:45:14
...

大学毕业即创业比例逐年上升 3年后超半数退出

2010年,来自东北的年轻人王树斌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那一年,只有0.9%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这是马科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的数据挖掘。五年后,在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的历史高点的背景下,一家网站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6.3%。

大学毕业后创业的比例逐年增加。

五年前,刚毕业就创业仍然是一件“孤独”的事情。

2009年,王舒宾在学校创办了第一家化妆品团购网站。为了省钱,他和他的伙伴们做了所有琐碎的事情,从摆姿势和固定照片到写代码、写文案、推销和为顾客服务。该网站于2010年王朔彬毕业时推出。“当我2010年毕业的时候,我仍然有一份工作,并开始了一份兼职工作,”王朔彬经常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

“当时,很少有人开始自己创业。我家最初是做生意的。经过这么多年的阅读,我的家人不想让我再做生意了。他们希望我成为一名公务员。”王朔彬说。然而,在短短的几年里,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政策频繁出台,选择毕业后创业的人数激增。

2014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9个部门联合实施了新一轮“大学生创业指导计划”,将引导全国80万大学生在4年内自主创业作为其目标之一。2014年12月,教育部规定,大学可以允许学生暂停学业并开始创业。

马科斯研究所(Marco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了近年来的数据后发现,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内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为1.2%,2008年为1%,2009年为1.2%,2010年为1.5%,2011年为1.6%,2012年为2%,2013年为2.3%,2014年为2.9%。

根据马科斯过去五年的数据,记者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总是高于本科院校。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认为,高职院校自主创业率较高的原因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多的实践和应用”,所以很多企业都与自己的专业相关。

“我只想创业。”

2012年从清华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许加入一家*企业担任董事长助理。两年多后,他扔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加入了创业大军。

“我觉得生活太无聊了,我想做些有活力的事情。我只想创业。事实上,当时没有创业的概念。先是热情,然后是方向。”王彤和许是打篮球前认识的好朋友,他们建立了一个朋友聚会平台的聚会网络,把聚会地点和聚会地点联系起来。“创业也是因为北京的压力很大,赤脚的人不怕穿鞋。”家乡在云南的许笑着说。

在中关村创业大道,创业理想和“马云”经常被提及。从这里,你离乔布斯只有一条电缆。

接受采访的近20名大学毕业生企业家被问及“你为什么选择创业?”答案通常是“我只想创业”、“我喜欢相对*的创业状态”和“我以前有过这样的理想”。

根据马科斯研究所(Marcos Research Institute)过去六年的统计,在创业动机一栏中选择“理想是成为企业家”的本科毕业生比例一直占据首位,占40%以上,其中2008年为41%,2009年为44%,2010年为41%,2011年为46%,2012年为51%,2013年为46%,2014年为48%。

“良好的创业项目”在动机方面排名第二,在过去六年中,这一比例保持在14%左右。

当被采访的企业家谈论他们对创业状态的初步理解时,“*”、“挑战”和“激情”是最常见的词。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是无法生存3年的企业家。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王舒宾的网站终于在2010年底盈利。就在尝过甜头的王朔彬准备辞职并开始一项全职业务时,一名合伙人遇到了问题,导致这项业务在2011年结束。王舒宾重组后于2012年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半年后,启动项目逐渐走上正轨。

与王朔彬不同,更多的年轻人在毕业后选择了辞职。

根据麦克白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就开始创业,三年后他们就退出了。其中,2007年创业的应届毕业生中,36.4%在三年后仍在继续创业,而2008年为33.7%,2009年为29.6%,2010年为41.1%,2011年为44.8%。

对此,联合创始人包认为,创业实际上是一个筛选过程。“创业并不光彩,过程非常艰难,这是对信心的巨大考验,许多人无法生存下去。”

许多投资者总是将辞职或创业失败的原因与企业家自身的心态和能力联系在一起。

德讯投资董事总经理邱春认为,“为了创业而创业”的动机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率高的原因之一。“基于不想工作或不想为他人工作的想法来创业,不一定是一种好的创业心态。创业需要耐心的积累,带着想象力和热情去创业会走很多弯路。”

“理想还是理想主义”是天使湾创业投资公司副总裁尚,他总结了年轻人创业时应该具备的心态:“很多年轻人带着改变世界的想法来到我们身边。这很好,但通常不现实。如果每个人都想取得像阿里巴巴和百度这样的成就,失败率肯定会很高,他们的愿望应该与他们的能力相匹配。”

从项目的角度来看,国鑫星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柏婷认为,如果创业项目本身是一所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的科研成果,就可以很快商业化,成功创业的可能性更大。由于技术门槛高,对创业团队早期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项目存活两到三年是很正常的,“但这种模式很容易被复制,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使启动项目完全复制了美国的网络游戏,启动失败的风险也更大。”

投资机构不喜欢刚毕业就创业的人。

在获得50万元种子投资之前,许已经和至少30家投资机构谈过了。“这可能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找到投资特别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关村创业大道上,许利用与投资者见面的间隙告诉记者。

根据麦肯锡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创业资本在大学应届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在1%至2%之间,最高为4%。父母、亲戚、朋友、投资或贷款、个人储蓄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从2009年到2014年,这些基金的比例一直在80%以上。王朔彬从父母那里得到2030万元,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

"一年之内,至少会有数千名新毕业的学生来我们这里参加项目。"尚说,“但我们真的投入了三五十万。与其他组织相比,这个数字并不小。毕竟,我们仍然更喜欢年轻人。”

受访的投资者普遍认为,毕业后马上创业“不太可靠”

real fund investment management副总裁刘源对记者表示,尽管他曾多次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但他表示:“大学生创业本身被认为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其失败率远远高于有工作经验甚至创业失败经验的企业家。除非他们有不同寻常的才能或经验,否则大学毕业生很难从优秀的基金中获得投资。"

白婷认为,创业所需的能力,如“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丰富的人力资源、团队建设和对数据的洞察力”,是“应届毕业生不太可能具备的”。

“小而美”的企业家更成功

“事实上,创业不一定需要风险资本或流行的O2O移动互联网云服务。许多人实际上忽视了进入传统行业的可能性,比如餐饮和零售。”刘元说,“现金流是正的,小企业即使亏损,损失也不多。此外,从传统行业开始,我们不仅积累了社会经验,而且对创业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通常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初始资本积累。”

今年6月刚刚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的韩(音译)回到了家乡福建省泉州市,开办了一所面向初中学生的学前儿童教育培训机构,重点是课后辅导和兴趣拓展。“开办这个组织实际上是兴趣、专业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结果:我的专业与教育本身有关,我喜欢孩子,我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韩对说道。

家乡类似教育机构的真空是韩选择回家的主要原因。“北京的启动成本很高,有很多类似的机构,成功率会更低。事实上,我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个创业,只是作为我想做的事情,想做的工作”。

仍然有许多大学毕业生与韩有相同的做法。

根据马科斯研究所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教育培训、中小学教育、零售、个体服务业等行业已经成为应届毕业生创业最集中的行业,甚至超过了互联网企业的比例。

以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例,教育、零售商业、媒体信息和通信是最集中的三个行业,分别占13%、11.1%和8.7%。根据这份报告,“低成本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传统产业也依赖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

“不要把创业看得太神圣。创业只是一种就业形式。将过于雄心勃勃的目标放在一边,在互联网环境中挖掘小需求,实际上是一项小而美丽、具体而微妙的冒险。”商说:

201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学位学生王佩开了一家网店,帮助他的家人销售小香辣鱼。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军贸企业工作,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辞掉了工作,开始创业。

“既然北京大学的硕士可以卖米粉,为什么我不能卖小鱼?”王佩在攻读这门科学的研究生期间学习了阿拉伯语和国际新闻,他并没有从事外交翻译或国际记者的工作。“没有哪个专业会成为‘白色研究’。必要时,它会一直帮助你。”

通过调查,王佩发现网上的小香鱼市场非常大,但传统品牌缺乏创新。“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将食品工厂转移到网上,我们可以知道谁是我们的消费者,他们喜欢什么口味,从而进一步改善生产和零售方式。”

目前,王佩的食品厂已经在至少三个电器制造商的平台上上线。“我们投资不多,也不着急。我们只想先在品味和销售方面做好工作。”(原标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开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