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已经说了马谡不能重用,为什么诸葛孔亮不听呢?
三国时期其实关于马谡失街亭这件事情其实还真的是看得人非常的恍惚的,感觉就是在看一个*在表演,而且竟然还有人配合*表演,这个*就是马谡,配合表演的人就是诸葛亮了,其实刘备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这个马谡真的不能重用的,但是为什么诸葛亮还是不听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刘备托孤白帝之时,特意对诸葛亮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君其察之”,意思是说,他不认为马谡能担当大任,让诸葛亮再好好考察一下。但诸葛亮不以为然,不但没有对马谡的能力,产生怀疑,还在街亭之战的时候,给马谡安排了一个,抵御魏将张郃的任务。结果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结束,蜀汉也失去了入主中原的希望。说到此处,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之言,非要重要马谡呢?
要知道,刘备的知人之明,是被证实过的,例如赵云本是公孙瓒麾下的一个主骑,他努力拉拢,结果赵云对内两扶幼主,能防孙夫人生变于肘腋,对外能克定祸乱,数有战功;魏延本是他的一个私兵,却先被他提拔为牙门将,后来更是一跃成为了汉中太守,而魏延也果然成长为了一代名将,守汉中十余年无失;马忠本是为阎芝押送兵马的一个小将,他称赞马忠之能不输黄权,结果马忠成为了蜀汉在南方的屏障;王平本是曹魏的一个小小向导,经刘备提拔,能以三万破曹爽十万大军,等等。
如此看来,诸葛亮应该非常信服刘备的说法才对,那么他为什么不听刘备的劝告,非要重用马谡,甚至在第一次北伐之时,力排众议,也要起用没有任何经验的马谡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马谡向诸葛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之后,诸葛亮肯定不会一点都不上心,相反,他在之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考察马谡的能力。只不过,他考察的方式,大都是口头上的,而马谡本身,便“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其观点大多数时候,都与诸葛亮相似或相同,这一点从他们“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便能看出,毕竟话不投机半句多嘛。
后来,诸葛亮出兵南中,马谡又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言论,诸葛亮采纳之后,将混乱的南中,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直到他去世,再也没有发生*。这更加坚定了诸葛亮对马谡能力的认可。所以,他不认同刘备认为马谡不堪大用的看法。
二、他在马谡身上耗费的心血
诸葛亮并不是从刘备临终之前,才与马谡交往的,因为马谡之兄马良的关系,他很早就与马谡有书信往来,而马谡在信中,直接称诸葛亮为尊兄,从这一点,我们不仅能够看出,他们的关系之深厚,还能想象出,诸葛亮对马谡的提点与厚望,他是将马谡当自己的接斑人培养的。可是就在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并觉得自己将马谡培养的还不错时,刘备却突然说,马谡不堪大用,相信,不仅是诸葛亮,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相信,轻易接受吧?
所以,就算诸葛亮认可刘备的评价,也不想放弃马谡,而是更加努力的培养此人,毕竟在他看来,继续培养马谡,比他重新培养一个新人,要省力的多,也靠谱的多。
三、蜀汉无人可用
当然了,诸葛亮不肯放弃马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蜀汉无人可用。众所周知,刘备入川之后,他和诸葛亮先是大力打压益州派,放弃了一部分人才;之后又有关羽失荆州,使蜀汉丢失了一部分人才来源;刘备称帝之后,率兵伐吴,却被陆逊败于夷陵,又折了马良等大才,这个时候的蜀汉,能够担任诸葛亮接班人的,还能有谁呢?在为政方面,虽有蒋琬、董允、费祎等人,但是他们对军中的事务,并不擅长,再加上其中年龄最大的蒋琬,比诸葛亮还要年长。
而武将之中,资历足够的,赵云已经年迈,魏延可能会穷兵黩武,马忠、张嶷、王平、廖化等人,都要差一些火候,姜维还没有归降,这个时候,“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又属“马氏五常”之一的马谡,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诸葛亮不听刘备的劝告,非要重用“不堪大用”的马谡,并不仅是因为,他不认可刘备的观点,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马谡在他眼中,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二是因为他在培育马谡一事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三则是他没得选择。